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5 0: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5难度:0.7 -
2.如图所示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细胞时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3.密度制约因素可影响种群数量。将多对果蝇置于一个瓶中并供应一定量食物时,每对果蝇每天产出的后代存活数量及成虫寿命与果蝇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4.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区域,由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例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断,通过摄食方式的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 )
组卷:49引用:6难度:0.7 -
5.如图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A、B、C、D代表同化量,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
6.为研究农药甲胺磷和乙草胺对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向盛有相同体积的培养液和产甲烷菌的3组试管中分别加入0.1mL的甲胺磷溶液(1.0mg•L-1)、蒸馏水和乙草胺溶液(1.0mg•L-1),定期取样测定产甲烷菌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26引用:4难度:0.6 -
7.某湖泊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处于平衡状态,若在a点时将大量该种鱼的鱼苗投入该湖泊并培育一段时间,则下列各项与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
20.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醛能获得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维生素等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小组尝试从收割后的小麦田里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应该配制以
(2)灭菌的培养基需要倒平板操作,冷凝后平板需倒置的目的一是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培养基
(3)若要对培养的细菌计数,则需要用
(4)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体内能够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将纤维素水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若需要检测分离的微生物中是否含有目的菌株,应在培养基中加入组卷:12引用:1难度:0.7 -
21.科研人员利用营养菌(只能利用乳糖,但不能降解四环素)和抗性菌(不能利用乳糖,但能降解四环素)对细菌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
(1)将两种菌液分别用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单独接种于加入含四环素并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
(2)将两种菌混合后接种在与上述成分相同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两种菌落均有生长,推测两种菌实现了“互利共生”,其原因最可能是:抗性菌增殖,降解了
(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操作:在接种了营养菌和抗性菌混合菌液的培养板,左侧加入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右侧加入含
②预期两种菌的生长情况:左侧营养菌和抗性菌都组卷:7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