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8/27 3:0:8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 1.1820年,丹麦科学家
    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致力于研究“磁生电”,历经十年,终于发现了
    现象,根据这一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

    组卷:86引用:7难度:0.8
  • 2.生活中有一些地方需要安静,“静”的目的是提醒大家说话要注意控制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大声喧哗”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警示。

    组卷:238引用:9难度:0.6
  • 3.丽丽帮妈妈用同一把剪刀剪鸡脚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形。你认为图
    的方式最容易把鸡脚剪断。烹饪鸡肉的过程中,能闻到阵阵香味,这是
    现象。

    组卷:145引用:6难度:0.7
  • 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起来,此过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同时瓶口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组卷:63引用:5难度:0.7
  • 5.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根据需要,既可以设定为高温报警,也可以设定为低温报警。请你结合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水银温度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2)若该装置设定为高温报警时,报警指示灯为红色,正常状态时指示灯为绿色,则灯L1
    色。(选填“红”或“绿”)

    组卷:79引用:5难度:0.7
  •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电阻R1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组卷:52引用:3难度:0.5
  • 7.如图,在进户线的干路上串联一只标有“220V 40W”的校验灯L2,若闭合开关S1时发现L1不亮,L2正常发光,说明L1所在支路
    (有/没有)短路情况,若此时用测电笔接触B点,氖管
    (会/不会)发光。

    组卷:444引用:8难度:0.8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 20.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成像规律是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
    cm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乙图中蜡烛放在距该凸透镜焦点6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选填“正立的”“倒立的”“放大的”“缩小的”)。
    (3)乙图中小明接着将他的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图乙中,若蜡烛燃烧变短导致烛焰中心下降1cm,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移动的距离
    (大于、小于或等于)1cm。
    (5)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组卷:249引用:5难度:0.7
  • 21.用甲图“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1)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3.0V,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过程中,测量出了4组实验数据,描点并绘制出了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随其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W;
    (3)同组的小英通过计算指出曲线上所标出的五个点中,
    点并不是实验直接测得的数据,她的理由是

    【拓展】(特殊方法)好学的小明同学又向老师要了一个R0=20Ω的定值电阻,用来替换电路中的电流表。替换后电路如图丙所示,并设计下列方案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5)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改接到c接点上,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0,计算通过R0的电流;(不考虑电压表接线柱)
    (6)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明仔细分析发现此方案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原因是:


    组卷:210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