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5 1:30:2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差序格局》)【材料二】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归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绝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形态,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与结构,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摘编自《礼治秩序》)【材料三】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计算,需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摘编自《血缘与地缘》)(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的界线是不分明的,而西洋的社会格局是团体格局,就像扎成的捆捆的柴,一个个的团体界线分明。
    B.材料一中,作者认为“差序格局”是以“已”作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的社会结构。
    C.因为社会关系是由亲属关系构成的,所以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是完全相同的。
    D.亲属关系如同丢石头形成同心圆的波纹,而亲属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是生育和婚姻事实,每个人都有一个亲属关系网。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之所以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有区别是因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
    B.当前西方国家新冠疫情处于失控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反对用人为的“计划”与“统制”。
    C.法治社会强调外部法律约束,礼治社会强调内心修炼,两者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
    D.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与大多数信奉自由竞争的美国人的想法其在维护社会秩序的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点。
    (3)三则材料中有关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者用以石投水形成波纹,通过比喻论证形象地点明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论述了人治与法治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不同内容。
    C.材料一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由生育和婚姻结成的亲属关系可以不断向外扩展。
    D.材料三作者通过朋友间抢着回账为例,论证了相互拖欠的人情使亲密社群更具团结性的道理。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①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②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竹叶稻叶荷叶柳叶、鱼鳞瓦油纸伞乌篷船青石桥,打湿了衡山庐山黄山峨眉山雁荡山、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还有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还有那清清甜甜的黄梅子黄梅雨黄梅戏。
          ③南方落雨的时候,北方总在落雪,雪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大寨梯田草原敖包黄土窑洞,覆盖着三边三秦三晋雁门关山海关嘉峪关准噶尔柴达木克拉玛依锡林浩特,还有渭河黄河塔里木河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的生命在呐喊,高亢悲愤的嗓音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
          ④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落雪的北方,岑参与王翰的北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⑤温暖湿润的气候让南方多流水,正像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沙一样,清清流水让南方像桃花般妩媚多情,苏州、杭州、桂林,精致的城郭荷叶一样浮在南方流水之间,黄梅锡剧越剧和那些多如芝麻绿豆的采茶调秧歌调,都像南方甘蔗一样清甜。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秧歌蝴蝶。杜十娘沉百宝箱于逝水中,李煜写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便是南方,南方多水多桥多菱藕多莲花,出诗歌出才子出美人。南方茶叶嫩得像春天的心尖儿,瓷器青得像头顶上的一片天,还有徽州大山里白得像白天一样的宣纸和黑得像夜晚一样的徽墨,有了这两样宝贝,唐伯虎与唐后主当然要舞文弄墨。
          ⑥大平原大草原大戈壁,在中国的北方,西伯利亚寒流席卷国土的时候,就像一匹骏马穿过暴风雪和沙尘暴驰骋在我家园上空,驰骋在我瑰丽的想象之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便是北方,不多的雪水融进一条叫黄河的河流,泥浆血浆似的流水凝滞不动,汉民族就在它两岸玉米高粱似的遍地生长。这是寒冷干旱的北方,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但苦劣的生存造就了强硬的民魂,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秦始皇、李闯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一发生在北方冰天雪地里的故事哪一个不令人荡气回肠?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北方天地的壮阔和生命的壮美注定了北方男儿个性的张扬与心胸的宏大。
          ⑦南北地理不同肯定要造成生理差异,进一步会在文化心理人格上留下影响,例如北方多琵琶唢呐,南方多二胡洞箫;刘德海在北方弹的是“阳关三叠”“十面埋伏”;华颜均在南方演奏的是“梅花三弄”“二泉映月”。当北方的陈忠实贾平凹在写作《白鹿原》《怀念狼》时,南方的叶兆言苏童正在构思《夜泊秦淮》《妻妾成群》。长河落日大汉孤烟中,北方将士骑马饮酒佩剑打仗豪情义气歃血盟,刎颈之交桃园三结义,而在杏花春雨小桥流水里,南方才子则划船吃茶提笔赋诗秀才人情纸半张,文人相轻老死不往来。北方和南方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时空,北方在西北风中脚踩坚实的大地,而南方则在东南风中轻飘飘地浮起来。
          ⑧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⑨正像北方的雪会一直落下去一样,南方的雨也不会有停止的时候。北方的风雪中,大豆高粱小麦棉花早已收获;南方的烟雨里,水稻茶叶甘蔗桑叶正在成熟。北方西北风中的白杨像壮汉冲冠的怒发,南方春雨里的杨柳像美女飘洒的青丝。北方的雪融进黑黄河里,黄河岸边行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的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大洋西岸;因为,北方南方就在地球东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构思巧妙,它以“南方落雨北方落雪”为题,并以此开篇,贯穿始终,全文结构严谨,过渡衔接自然,充满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使全文笼罩在自然和谐的优美氛围之中。
    B.这是一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文章通过对我国南北地域差异的描绘,热情地讴歌了饱经沧桑的祖国的地大物博和人杰地灵,真切地表达了华夏儿女渴望祖国和平统一、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赤子之心。
    C.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落雪的北方,岑参与王翰的北方”预示了文章由侧重于“落雪”的自然景观描写延展到充满山水民情的人文景观描写,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谨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D.对比鲜明、巧串地名是本文的突出特点。文章多角度多侧面地对比了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2)《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针对南北方秋色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描写。那么本篇作者是如何描写南北方的特点的?
    (3)请根据第五六七自然段说说南北方的人文地理文化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组卷:9引用:2难度:0.3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 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鼓励科学家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组卷:83引用:17难度:0.7

四、写作(4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曾说: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却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董卿的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围绕这段话的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5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