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9/7 0:0:8
一、选择题
-
1.图为“我国自然灾害脆弱性(即灾情区域差异)划分图”。读图回答26-28题。
下列地形区,属于自然灾害“重度脆弱”地区的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读“我国区域自然灾害脆弱性水平划分图”,广东、江苏两省自然灾害水平属于轻度脆弱地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3.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km,年均降水量110mm,年均蒸发量2646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如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km,年均降水量110mm,年均蒸发量2646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如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5.在荒漠广布地区,常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绿洲和荒漠过度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4~6题.
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6.读图回答28~30题。
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7.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我国生态脆弱区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土地退化现象普遍存在。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如图)”,完成7~9题。
该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8.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解答题
-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近几十年来,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
(1)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3)简述塞罕坝生态环境恢复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组卷:34引用:6难度:0.5 -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小河沟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达84%,被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如图为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模式图。
(1)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说明其原因。
(2)指出建淤地坝和退耕还林(草)在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作用的差异。组卷:9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