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9/13 0:0:8

一、基础知识(32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作为青少年的你是选择A行将就木,还是在广阔的天地纵横驰 _____(①)一大批先进青年B接踵而至。从此,以奋斗为主旋律的百年征程拉开了wéi____幕。历史证明,共青团是青年运动C名副其实的先锋队,带领广大团员青年yǒng_____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情景D历历在目。“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始终萦绕在中国每一寸土地上!李大钊说:“青年者,国家之魂(②)(③)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矗立在锦绣的山河。追 _________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华民族始终相信胸怀“国之大者”,应 ______级而上,哪怕风雪载途也要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次dì___绽放(④)
    (1)给以上选段中的画线字注音。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wéi
     

    yǒng
     

    次dì
     

    (3)以上选段中A、B、C、D四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4)以上选段中①②③④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面有四副对联,请选出最符合“青少年与新时代同行”这一主题的一副对联。
     

    A.映日奇思如锦绣悬河妙语赛珍珠
    B.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C.励志笃学求智慧厚德敦行做栋梁
    D.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衷于旅游。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
          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出现了。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_______
          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为了彰显唐人风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发展也相当可观。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匝,令人眼花缭乱。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格局最常见。至晚清,中国的旅馆业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取材于刘中才《回到古代住旅馆》)(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B.《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C.《太平广记》记载的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D.据《太平广记》记载,歧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2)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朝谢灵运在《游南亭》中说:“久海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②为了满足一些外来客商的特殊需求,还出现了“邸店”,“邸店”除了为客商提供食宿服务,还可以提供空间来储存货物,以便进行商业贸易。
    ③南北朝时,许多王公贵族发现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
    ④这是“旅馆”一词有据可查的最早记录,“旅馆”一词的“知识产权”就此归属南北朝。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古诗词名句填空。
          宇宙浩瀚,星空灿烂,一代代航天人为祖国托起无数星辰,他们便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逐梦航天,需要克服离别的悲戚:“海内存知己,(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逐梦航天,需要耐得住无人欣赏的寂寞:“(2)
     
    ,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逐梦航天,需要有宁静的心灵、淡泊的情怀:“山光悦鸟性,(3)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逐梦航天,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水击三千里,(4)
     
    ”(庄子《北冥有鱼》);逐梦航天,需要有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5)
     
    ,道阻且长。(6)
     
    ,宛在水中央”(《蒹葭》);逐梦航天,需要有高洁的志趣和对理想的坚守:“(7)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梦航天,需要拥有心系天下的济世情怀:“(8)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组卷:18引用:3难度:0.8

五、记叙文阅读(18分)

  • 9.阅读文章,回答各题。
    红心番薯林清玄      ①幼年时,一次我和内地的小孩子吵架,他们骂:“番薯呀!番薯!”我们就回骂:“老芋呀!老芋!”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台湾说:“台湾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着内地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一个大芋头了,所以内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憨囝仔,我们也是内地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
          ②然后他用笔从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所居的台湾南部。我第一次认识到,芋头与番薯原来是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判然有别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③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长得很细小,却总像记录着什么心底的珍藏。有时我向老人买一个番薯,散步回来时一边吃着,那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却有一点酸苦,因为老人的脸总使我想起在烽烟奔走过的风霜。
          ④老人是离乱中幸存的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县份。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老人坚持台湾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瓤地瓜,他的理由是:“台湾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乡的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才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吐露新芽
          ⑤父亲种的番薯收成后送了一大袋给我,放了许久,我突然想起巷口卖糖番薯的老人,便提去巷口送他,没想到老人因少有人吃地瓜而改行卖牛肉面了。我无奈地提番薯回家,把袋子丢在地上,一个番薯从袋口跳出来,破了,露出其中的鲜红血肉。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⑥老人和父亲生长在不同背景的同一个年代,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大时代里,只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曾经以卑微的累累球根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有着故乡的骄傲。
          ⑦我十岁时,父亲首次带我到都市来,行经一片工地,父亲在堆置的砖块缝中,一眼就辨认出几片番薯叶子。我们循着叶子的茎络,终于找到一株几乎被完全掩埋的根,父亲说:“你看看这番薯,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长出来。”如今我细想起来,那一株被埋在建筑工地的番薯,是有着逃难的身世,由于它的脚在泥土上,苦难也无法掩埋它。比起我种在高楼阳台的花盆中的番薯,它有着另外的命运和不同的幸福,就像我们远离了百年的战乱,住在看起来隐密而安全的大楼里,却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⑧星空夜静,我站在阳台上仔细端凝盆中的红心番薯,发现它吸收了夜的露水,在细瘦的叶片上,片片冒出了水珠,每一片叶都沉默地小心地呼吸着。那时,我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只有静夜的敏感才能听见。
    (1)联系全文内容,分别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说说题目“红心番薯”好在哪里。
    (2)品味第④段的划线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妙处。
    (3)文中的“父亲”和“老人”有哪些共同点?
    (4)本文第①—⑥段,已经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为什么第⑦、⑧段还要写工地上的番薯和阳台花盆中的番薯呢?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语句的理解与感悟。
          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组卷:6引用:1难度:0.5

六、作文(50分)

  • 10.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都会发生许多的改变,每一次的改变,都会不断修正或改变我们人生的方向。改变,给我们启迪;改变,给我们力量;改变,给我们信心;改变,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光明。在人生的旅途中,因为改变,你收获了什么?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写出改变给你的人生带来的收获。
          【提示和要求】
    (1)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