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

  • 1.古诗文默写。
    (1)五岭逶迤腾细浪,
     
    。(《七律•长征》)
    (2)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4)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前者呼,后者应,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醉翁亭记》)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2.根据语境,填写句子。
    (1)《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以乐观向上力量,被誉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
     
     

    (2)《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的诗句是: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72引用:4难度:0.8
  • 4.下面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ㅤㅤ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ㅤㅤ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ㅤㅤ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ㅤㅤ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ㅤㅤ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ㅤㅤ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_______,_______。
    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ㅤㅤ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1)文章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模仿第⑥段划线句的句式,给本段补充一个论据。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

  • 13.阅读文字,按要求写作。
          学习新知时,人们要“领悟”;出现过失时,人们会“悔悟”;用心思考后,人们能“觉悟”……“悟”是明白,是理解,是觉醒……
          请以“悟”为题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组卷:9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