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2/20 0:30:2
一、基础练习。
-
1.看拼音写字。(部编版五年级下《第9课 古诗三首》)
rèn yuè mó yí tì wū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2.看拼音写词语。
gū chéng yáo wàng lóu lán yí mín wū xiá luò yáng 组卷:42引用:1难度:0.8 -
3.同音字组词。
仞 岳 摩 遗 认 悦 模 怡 任 越 磨 姨 韧 阅 摹 移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4.默写古诗。
从军行 (作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组卷:78引用:2难度:0.9
选择
-
5.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组卷:163引用:3难度:0.8
二、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15.课文回放。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4)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
(5)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60引用:2难度:0.5 -
1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书愤①
[宋]陆游
早岁②那知世事艰③?中原北望④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⑤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释:①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②早岁:早年,年轻时。③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④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⑤《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1)“中原北望气如山”中“气”解释为
(2)“
(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组卷:52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