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
(2)《乡土中国•礼治秩序》篇引用了《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
孔子喜欢“刚毅木讷”性格的人,但“刚毅”与“木讷”二者兼有却不容易。《红楼梦》中的甲_______十分木讷,可是刚毅全无,成了贾府第一懦弱者;而乙_______则刚毅有余而木讷不足,她是兴利除弊的干才,但性情中缺少一点必要的“浑沌”:丙_______貌似刚毅木讷,可她的木讷不是憨厚而是冷漠。贾府中真正能称得上刚毅木讷者的,只有宝玉一人。……
①他不入国贼禄鬼之流的信念植根于心底,从未动摇
②这种憨厚似的刚毅不是形刚而是神刚
③但因为形态太柔,常被人误解,以为他是个弱者
④他木讷得被人称作呆子,自始至终不失憨厚
(1)填入上段文字空格处的人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甲——迎春;乙——宝钗;丙——惜春
B.甲——惜春;乙——探春;丙——迎春
C.甲——迎春;乙——探春;丙——惜春
D.甲——惜春;乙——宝钗;丙——迎春
(2)将下面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省略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组卷:11引用:3难度:0.6 -
3.光启中学文学社拟在世界读书日举办读书推介活动。小徐同学草拟了推介发言稿,发言稿中的画线处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推荐的这本书是《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这本书用纪录片式的文字将费孝通先生的求学和治学经历娓娓道来[甲],叙述了贾先生在祖国大地上“行行重行行[乙]”探索乡土社会转型、农民致富的轨迹,启迪我们如何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中国人。
感谢各位聆听[丙]。言辞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提出一得之见[丁]。组卷:17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70分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宋)曾巩 ①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对,而谨其备。
②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③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④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②,民尤以为得其依归。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①赵公:赵抃,北宋名臣,号“清献”。②拊循:抚慰。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之
B.而
C.以
D.其
(2)下列对第①段写法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点面结合
B.铺陈排比
C.设置悬念
D.以小见大
(3)本文第②段与第四大题苏轼文第④段同写赵公救灾但详略不同,请对此加以分析。
(4)清沈德潜评点:“清献实政,得此文传出:后之为政者,可仿而行之。”结合文意对此做评析。组卷:18引用:2难度:0.5
三、写作70分
-
9.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
组卷:14引用:2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