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11/4 1:0: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4.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  )

    组卷:84引用:1难度:0.5
  • 5.读“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与①②④对应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组卷:41引用:13难度:0.5
  • 7.现今地球上很多生物灭绝,鸟类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8.人的指纹各不同,可以作为鉴别身份的依据.对这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9.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0.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下列现象与上述现象原因一致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11.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大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

    组卷:90引用:2难度:0.5
  • 12.下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4难度:0.5
  • 13.下列叙述中,不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 14.下列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①金蝉脱壳,②螳臂挡车,③井底之蛙,④瓮中捉鳖,⑤虾兵蟹将,⑥鱼目混珠,⑦蜂拥而至,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

    组卷:70引用:14难度:0.5
  • 15.“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经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5
  • 16.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 17.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

    组卷:22引用:5难度:0.5
  • 18.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

    组卷:95引用:11难度:0.5

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 54.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
     
    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3)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组卷:297引用:5难度:0.5
  • 55.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 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21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
    组号
    溶氧量 培养环境 呼吸频率(次/分钟)
    第一次统计 第二次统计 第三次统计
    4mg/L 隔夜自来水 113 111 112
    6mg/L 隔夜自来水 76 78 74
    8mg/L 隔夜自来水 57 59 61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乙组的金鱼数量是
     
    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其中x的数值为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
     
    (填“多”或“少”)。

    组卷:1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