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7题,共21分)
-
1.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组卷:193引用:19难度:0.6 -
4.电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2难度:0.9 -
5.过交通路口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规则,小明同学用小灯泡、电池、开关和导线来模拟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要求红、绿、黄灯可独立发光。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363引用:9难度:0.9 -
6.一盏灯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要使灯的亮度变暗,应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
组卷:32引用:4难度:0.9 -
7.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2引用:4难度:0.7
二、填空题(共7题,共21分)
-
8.(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李明辉同学在过年时,将一种“甩甩炮”用力扔到地上,这种鞭炮就响了,这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除此外还可以用 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2)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选择水作为工作物质,因为水的 大;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液氢的热值 (填“高”或“低”)。组卷:75引用:5难度:0.7
五、综合题(共3题,共19分)
-
24.超导材料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时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8℃)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1913年昂内斯在诺贝尔领奖演说中指出:低温下金属电阻的消失“不是逐渐的,而是突然的”,水银在4.2K进入了一种新状态,由于它的特殊导电性能,可以称为超导态。后来他发现许多金属和合金都具有与上述水银相类似的低温下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达到超导材料或超导体。
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材料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内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
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被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而言仍是极低的温度。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等;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 现象,低到能发生这一现象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2)超导体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来制作电热毯。
(3)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迈斯纳效应”的是图 。
(4)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举出2例)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
25.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①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
②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各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组卷:881引用:1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