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发布:2024/12/7 5:0:2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ㅤㅤ哲学是从仰望天穹开始的。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必定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夏夜抬头仰望,突然发现了广阔无际的星空,他的心中会 a 生出神秘的敬畏感,一个巨大而朦胧的问题开始叩击他的头脑:世界是什么?这是哲学悟性在心中 b 的时刻,可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保持,生活越来越繁忙,世界越来越喧闹,而哲学家越来越稀少了。
ㅤㅤ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得已的,也是无可指责的。不过,如果你真的对哲学感兴趣,那你就最好把闲暇时看电视和玩游戏机的时间省出一些来。多到野外或至少是户外去□静静地看一会儿天□看一会儿云□看一会儿繁星闪烁的夜空。有一点我敢断言:对于大自然的神秘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领悟哲学的。
有一回,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空,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别人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但泰勒斯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 c,忙于地上的suǒ_______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闪烁
②
(2)根据上下文,在 a、b、c 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A.顿然 觉悟 狭隘 B.油然 觉醒 狭小 C.油然 觉悟 狭小 D.顿然 觉醒 狭隘 A.。 、 、 B.。 , , C., , , D., 、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空。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2.古诗文默写填空。
ㅤㅤ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图书日”,阅读优秀书籍,可以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仁人志士的民族精神,更能宣传中华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
ㅤㅤ杜甫在《春望》中,以“白头搔更短,组卷:9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45分)
-
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ㅤㅤ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ㅤㅤ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B.百里奚举于市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C.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D.而后作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3)北京冬奥会获得2金1银好成绩的谷爱凌,在充盈的财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取得成功。这是否违背本文孟子主张的“生于忧患”思想?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0引用:1难度:0.3 -
4.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ㅤㅤ建安五年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复还,坚壁。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多叛归绍者。操患之,与荀彧①书,议欲还许,以致绍师。彧报曰:“绍悉众聚官渡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从之,乃坚壁持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中华书局 有删节)【注】①荀彧(xún yù):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②官渡:地名。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公以至 弱当 至强 若不 能制必 为所 乘是 天下 之大机 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3)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后,曹操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请根据选文,分析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组卷:27引用:2难度:0.5
四、作文(5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
13.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组卷:7引用:1难度:0.3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材料一:66 年来蝉联冬奥男单花滑冠军第一人的羽生结弦,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 4A 超高难度动作,而这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冬奥三连冠。他说:“已看淡所有的荣耀,不在意比赛胜负,挑战不完美并不重要,突破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才更厚重。”
ㅤㅤ材料二: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组卷:5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