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6/16 8:0:10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 1.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人体新生命的起点是来自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发育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4.小明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出现小面积淤血,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久症状消失。小明患病的可能原因是体内缺(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5.蛋白质在人体内存在如图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6.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营养均衡的是(  )

    组卷:53引用:10难度:0.4
  • 7.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  )

    组卷:142引用:105难度:0.9
  • 8.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正常人体生物学模型,图中A、B代表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9.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关于这一特征的生物学意义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35引用:20难度:0.4
  • 10.老李因病去医院,鉴于病情,医生让他做了多项检查。经验血,医生告诉他可能有炎症。请问医生做出该诊断的依据是(  )

    组卷:19引用:8难度:0.7
  • 11.李明同学参加体检时发现,在采血时,医生会用橡皮软管扎紧上臂。这是因为软管扎紧手臂后,使血管鼓胀,鼓胀处位于(  )

    组卷:42引用:3难度:0.5

三、简答题。(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共50分)

  • 33.2023年6月4日,我国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顺利返回地球。长时间处于失重环境,可能会导致航天员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相关研究。
    (1)科研人员选取体重、年龄
     
    (填“相同”或“不同”)的90只健康大鼠,平均分成三组,这样做的目的是
     
    。将其中的两组大鼠用吊尾装置吊起,分别饲养14天和21天,模拟失重状态(如图1)。另外一组设为对照组,其处理方式应为
     
    ,饲养21天。
    (2)实验后,取三组大鼠的小肠进行切片观察,测量并处理数据,结果如下表。
    对照组 悬吊14天 悬吊21天
    视野中小肠绒毛数(条) 54 50 33
    小肠绒毛长度(μm) 312.9 182.5 151.3
    小肠绒毛宽度(μm) 36.7 40.3 57.7
    ①科研人员记录了90只大鼠的实验数据后,取其
     
    值,得到上表中结果。
    ②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在图2中画出失重条件下悬吊21天大鼠小肠绒毛形态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③据实验结果可知,失重环境会使其小肠绒毛数量及形态结构发生改对变,导致其功能
     
    (填“提高”或“下降”),进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3)科研人员针对以上实验情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图3。
    综合以上实验,说明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过
     
    来减轻失重条件对小肠绒毛的损伤,确保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缓解腹痛、腹泻。

    (4)为了让实验数据更有说服力,科研人员对大鼠进行恢复饲养实验,将悬吊14天和悬吊21天的大鼠不再吊尾,正常饲养,一段时间后取两组大鼠的小肠进行切片观察,测量数据取平均值,如果小肠绒毛变
     
    (填“长”或“短”)、变
     
    (填“宽”或“窄”),则证明离开失重环境能让大鼠的小肠绒毛得到恢复。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4.觅食反射是一种新生儿反射,该反射存在的时间为0~4个月。

    (1)完成觅食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婴儿脸颊皮肤内的
     
    (填“感受器”或“效应器”)接受到碰触刺激后产生神经兴奋,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至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
    (2)觅食反射属于
     
    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而出现的求生需求,这是婴儿适应周围环境的表现。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持续90分钟后再进行常规护理。如下表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婴儿与常规护理要儿的对比
    测试项目 觅食反射出现的时间所占比例 出生后90分钟内啼哭次数所占比例1
    0~20分钟 20~40分钟 大于40分钟 0~10次 10~20次 大于20次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婴儿 57.3% 35.3% 7.38 81.3% 12.7% 6%
    常规护理的婴儿 41.1% 35.6% 23.3% 63% 28.8% 8.2%
    研究表明,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
     
    (填“加快”或“减缓”)觅食反射的出现,并
     
    (填“增加”或“减少”)婴儿啼哭次数,增加婴儿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4)出生约4个月后,随着婴儿
     
    发育,实现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该反射会消失。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