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万宝山中学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7/1 8:0:9

一、选择题。(60分)

  • 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组卷:112引用:16难度:0.7
  • 2.读图,回答1~15题。

    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3.读图,回答2~4题。

    “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图中的哪个区域(  )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4.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包括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1〜5题。

    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5.西北地区受降水的影响,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的分布状况是(  )

    组卷:100引用:73难度:0.7
  • 6.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古城的城址多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都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  )

    组卷:75引用:24难度:0.5
  • 7.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组卷:74引用:10难度:0.7
  • 8.东北三省很多工业中心需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大庆发展依托的资源是(  )

    组卷:55引用:12难度:0.6

二、综合题。(40分)

  • 32.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上游
     
    丰富,其原因是
     

    (2)每年初冬和早春,在黄河M河段水位都会急剧上涨,甚至发生崩溃决堤,称为凌汛.凌汛发生的原因之一是
     

    (3)甲地位于我国
     
    (干湿地区),沿岸人们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
     
    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4)图中L是
     
    铁路,兰州市位于该铁路线与
     
    、青兰、
     
    四大铁路干线相交汇的铁路枢纽位置.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严重,并导致黄河下游形成“
     
    ”.
    (6)治理黄土高原关键在于
     

    组卷:22引用:4难度:0.5
  • 33.结合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岛约有
    2
    3
    为山地。山脉隆起
    的年代较晚,山势巍峨,群峰挺秀。台湾中部的山区,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为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日月潭是本岛最大的湖泊,为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材料二: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开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纪元,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解、对话、和平和双赢开启了历史性的契机…
    (1)台湾岛为我国第
     
    大岛,与祖国大陆上的
     
    省相距最近。
    (2)台湾岛地形以
     
    为主,台湾山脉呈
     
    走向,岛上最长的河流是
     
    ,最大的湖泊是
     

    (3)台湾岛位于
     
    洋西岸,因
     
    线从岛的中南部穿过,故兼跨热带和亚热带。
    (4)材料中提到的“海峡两岸”中的海峡是指
     

    (5)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因盛产
     
    ,有“东方甜岛”之称。
    (6)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请你就台湾回归问题向台湾同胞说一句话:
     

    (7)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组卷:84引用:10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