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7/14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的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边塞况味”,有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也有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列举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汉代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尽管“君子”们遭遇不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引《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他们共同开启了诗歌巅峰之门,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
    B.先贤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当下我们做好“爱国”本分,这也是家国情怀的传承。
    C.家国情怀积淀于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挖掘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意在让我们于认同中传承,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现在的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其发展模式从一种单一救治模式转向了“防—治—养”一体化模式。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涵盖以“医”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产业、以“养”为支撑的养老养生保健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康体运动产业、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大健康产业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大推动力。大健康产业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服务身心健康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十分巨大。但是,当前我国大健康产业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资金、项目支持等方面力度仍不够大。
    (摘编自吴明兰《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时不我待》)材料二:

    注:图一中每一年的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依次为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养老产业。
    (摘编自《2023年我国大健康行业产业结构及市场规模分析(图))材料三:
          当前,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疾病不是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而是综合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医学模式,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能较好地控制疾病。
          国务院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方向,国家卫健委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结算、用药、公卫、家庭医生服务、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应急救治、政务共享、检查检验等十方面的服务流程,这相当于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打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整合并重新配置资源,重塑大健康管理模式。这意味着,医疗体系需要联动医疗、医药、医保三方,并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也在倒逼医疗机构转变服务理念。大医院应主动打破“信息孤岛”,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优化服务流程,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就医需求,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李红梅《让“互联网+”托起“大健康”》)材料四:
          当前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潜力巨大。在庞大的人口数量、老龄化加剧、技术突破、互联网+、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到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总规模预计会突破28万亿元。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体质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让庞大的老龄人口变成扩大内需、推动发展的新引擎。
    (摘编自《“十四五”抓住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健康产业这一新兴产业涵盖了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以达到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目的。
    B.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发展与“医”“养”“健”“管”相关的医药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实现“防—治—养”一体化模式。
    C.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已发生变化,发病成因复杂,要改变传统医学模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预防上,才能较好地控制疾病。
    D.互联网医院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倒逼医疗机构转变服务理念。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1至2016年,我国医疗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都呈增长态势,其中,健康养老产业的增幅高于医疗产业。
    B.与2011~2016年相比,2022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医药产业占比更加合理,健康服务产业改善明显。
    C.我国保健品产业在2011~2016年间发展缓慢,增长不快,但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迅速,这不利于大健康产业均衡发展。
    D.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在众产业中占比最高,表现出国民对健康养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也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3)请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哪些方面的现实意义。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归他所有的城市
    伊塔洛•卡尔维诺
          一年当中有十一个月人们热爱着城市生活,谁也不能触犯它:摩天大楼、香烟小贩、有广角银幕的电影院和所有无庸置疑地充满吸引力的花样。而唯一一个对城市没有感情的自然是马可瓦多:至于他心里在想什么,第一因为他从不说出口而无从得知,第二他是那么微不足道,所以并不重要。
          八月来临了。每逢此时,就会有一次感情的全面变动。再也没有人喜欢城市了,那些直到昨天还塞得满满的摩天大楼、地下道和停车场,突然既惹人嫌又讨人厌。大家唯一的一个念头是越早离开越好: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填满了火车、堵住高速公路,在八月十五日那天,所有人都走光了。除了一个,马可瓦多是仅存的没离开城市的居民。
          清晨,他出门走向市中心,面前是宽广无止境的道路,荒凉得没有一辆汽车;房屋从灰色低垂的铁门到每一片百叶窗,就像体育场的水泥阶梯座位一样紧密封闭着。整年马可瓦多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路当路来使用,也就是说走在马路正中央;如今实现了,而且还可以闯越红灯,穿过对角线,停在广场中间。而且,在他看来,马路或像山谷、或像干涸的河床;房屋则是险峻山岭的大石,或礁石的岩壁。
          当然,很明显的少了某些东西,不过他所指的不是那些成列停放的汽车,或十字路口的堵塞,挤在超市入口混乱的人群,或安全岛上等待电车的乘客。真能填补空白,柔和线条的应该是由管道中爆裂漫溢的水,或劈开地面暴现于外的人行道上的树根。马可瓦多的目光巡视着整座城市,希望能找到它的另一面——在油漆、柏油、玻璃和灰泥的城市下一个树皮、鱼鳞、疙瘩和经脉的城市。他每天都得经过的建筑物,如今在他看来是多孔的沙岩堆;工地的栅栏是有着宝石般树结的新鲜松树的茎轴;在布店招牌上弯弯曲曲躺着的是会变成蝴蝶的沉睡的毛毛虫。
          可以说,这座刚被人类抛弃的城市,此刻被直到昨天还藏匿着而今天却占尽上风的居住者所支配:马可瓦多的散步一会儿循着一列蚂蚁的路线,一会儿转向迷路金龟子的飞行,一会儿又停下来以便陪伴迈着扭曲但庄重步伐的蚯蚓。占据了城市的不仅是动物:马可瓦多发现在路边书报摊上方有一层薄薄的绿霉,在餐厅前方的杨树努力地把它的叶子推向人行道以外的范围。城市还存在吗?那个以往把马可瓦多的生活关起来的合成建材住宅区,现在是各种石头拼贴的马赛克,由视觉及触觉就能分辨出每一块石头的不同,因为有不同的硬度、不同的热度,及不同的密度。
          就这样,马可瓦多忘记了人行道和斑马线的功用。当他像只蝴蝶左飞右摇地在马路上穿梭时,突然一辆“司拍得”汽车以时速一百公里来到他身后,并在距离臀部一毫米的地方才停下来。一半由于惊吓,一半由于空气的震动,马可瓦多蹦跳起来,又晕沉沉地跌下。
          那辆汽车夹带着大量的噪音,几乎原地打了一转才把车煞住。跳出一组衣冠不整的年轻人。“这回我要挨揍了,”马可瓦多想,“因为我走在马路中央。”
          那些年轻人配备着奇怪的工具。“我们终于找到了,终于!”他们围着马可瓦多嚷嚷。其中一个抓着一根银色的棒子靠近嘴巴,“您是唯一一位在八月节还在城市里的居民。对不起,先生,可以跟电视观众说说您的感想吗?”然后把那根银棒塞到他的鼻子下。
          闪出一股眩眼的强光,热得像在烤箱里,马可瓦多快昏倒了。所有人把焦距对准了他,反光板、摄影机和麦克风。马可瓦多结结巴巴地说了几句话:而每发出三个音节,那位年轻人便突然现身,把麦克风转向自己:“啊,您是说……”然后紧抓麦克风自说自话十分钟。
          “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当然,我们十分感激您……不过,您要是没什么事做……而且想赚几张千元大钞……不知道您愿不愿意留下来帮我们?”
          整个广场一片混乱:大货运车、小工具车、有轨道的摄影机、蓄电池、灯具,一组一组穿着工作服的人员这边那边地走来走去,汗流浃背。
          “在那里,她来了,她来了!”一位电视女明星从一辆敞篷车上走了下来。
          “加油!小伙子,我们可以开拍喷泉这一景了!”
          《疯狂八月》的电视导播开始发号施令,拍摄这位女明星在全市最重要的喷泉落水的镜头。
          小工马可瓦多被交派的任务是在广场上搬动那个底座沉重的大反光板。偌大的广场现在四处嗡嗡响着机器声、水银灯的吱吱声,回荡着捶打临时金属支架的敲击声和喊声……
          在马可瓦多朦胧、惊呆了的眼睛中,往常熟悉的城市,又重新从那隐约一现或根本只是梦境的另一个城市手中夺回了它原有的地位。
    【注释】①国定假日“八月节”原只有八月十五日一天,后来假期范围慢慢扩展为整个八月。公私机构、店面或让员工轮休,或干脆关门度假,以两个星期到一个月为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篇小说里,卡尔维诺对城市进行了一种有趣的极端设定:小说开头写人们对城市的热爱以及八月时厌弃并逃离城市,城市在八月成了空城。
    B.小工马可瓦多接受了剧组交派的任务,为了“赚几张千元大钞”他放弃了自己对城市的想象,这更能表现这个小人物的卑微,凸显了主旨。
    C.小说的结局颇具戏剧性:除了马可瓦多这位城市游荡者外,《疯狂八月》剧组也没有离开城市,可与马可瓦多不同,他们看中了空荡荡 的八月城市里的无限商机。
    D.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有马可瓦多与其他人对城市态度的对比,城市成为空城前后的景观对比,马克多瓦与《疯狂八月》剧组人员的对比,这些对比有利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2)马克多瓦只是一个底层人物,为什么作者说城市“归他所有”?请简要分析。
    (3)卡尔维诺被评论家称赞为“寓言式奇幻文学的大师”。这篇小说作为生活寓言也带有“奇幻”色彩。请分析作者叙写马克瓦多独自游历城市的部分,说明本小说“奇幻”的表现及其作用。

    组卷:1引用:1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 9.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某杂志要举办一次“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你认为哪  一个汉字可以入选。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和结构完全一致。
    例: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组卷:12引用:8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线段是直线上两点及两点之间的部分,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几何公理)
    ②P=F/S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物理公式)
    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④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人生是一段路,有经历,有停留,有感悟,有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至少涉及材料中的两条信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9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