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0年初中化学竞赛辅导训练试题(三)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可能会用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你认为飞艇内最好充入的气体是(  )

    组卷:22引用:15难度:0.9
  • 2.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  )

    组卷:41引用:24难度:0.9
  • 3.市场上销售的常用铅笔的主要成分是(  )

    组卷:20引用:5难度:0.9
  •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9
  • 5.下列实验事实中,能令人信服地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实验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9
  • 6.小明在家准备炒菜时,将少量食用油在锅内加热温度过高,突然着火燃烧.此时,最合适的措施是(  )

    组卷:101引用:12难度:0.9
  • 7.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组卷:1944引用:24难度:0.9
  • 8.“白醋”是食用醋之一,它是醋酸的稀溶液,小强准备在家中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白醋”具有酸的性质.请你猜测:他选择的下列物质中,可能跟“白醋”发生反应的是(  )

    组卷:169引用:9难度:0.9
  • 9.右图为M.N两种物质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现将50gM物质.80gN物质分别溶于150g水中并同时加热,分别蒸发掉50g水,冷却到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液加热时,M、N不挥也不发生反应)(  )

    组卷:146引用:8难度:0.7
  • 10.某无色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11.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但反应过程若不加指示剂则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组卷:17引用:4难度:0.7

三、实验题

  • 33.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氧化铜和炭粉(过量)的混合物,得到的铜粉中含有炭粉,他们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对获得的铜粉样品进行实验分析.以测定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已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
    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
    a连接好仪器后,打开止水夹F.检查
    气密性(观察).在C中加入样品粉末
    Wg,在D中装入药品后称量为m1g
    b打开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c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
    后,关闭A的活塞、关F,停止加热
    d冷却后,称得D的质量为m2g
    (2)计算: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3)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时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
     
    ;其中盛放的药品是
     

    组卷:57引用:3难度:0.3

四、计算题

  • 34.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成Ca2+,并将其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 mg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 mgCaO即为2度;依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
    (1)自然界的水中都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和Mg(HCO32,它们在受热时分别分解成CaCO3和Mg(OH)2,这两种白色固体在容器内壁上积淀,即形成水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锅炉或水壶里水垢的形成过程.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确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写出主要操作、现象、结论)?
    (3)取某水样10m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001g,含Mg2+0.00048g,试通过计算回答:该水样从硬度角度看,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组卷:30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