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二中协作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12 18:0:1
一、选择题(1—7为单选题,7—11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其中多选题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共22分)
-
1.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如图所示的常用液体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20引用:4难度:0.8 -
2.在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9 -
3.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81引用:48难度:0.8 -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组卷:904引用:30难度:0.6 -
5.小明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9引用:18难度:0.9 -
6.某同学将一塑料瓶装的矿泉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第二天取出来时,发现瓶中的水全部结冰了,且瓶被胀的鼓起来了,就连瓶底都向外凸出了,如图所示。关于瓶内的水结冰前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82引用:8难度:0.7 -
7.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相同体积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ρ铅>ρ铁>ρ铝,对于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组卷:238引用:1难度:0.7 -
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3难度:0.8
六、计算题(共12分)
-
24.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组卷:168引用:20难度:0.5
七、综合题(共4分)
-
25.请阅读《载人航天》并回答问题。
载人航天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快,现在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要将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上太空,需要用火箭来运载,而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早期的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液化的方法减小燃料和助燃剂的体积。同时,航天器外壳的质量应尽量小一些,以便在燃料一定的情况下增大火箭的运送载荷(即运送的有用质量大小),从而提高火箭的发射效率。
航天器在穿过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因与大气的摩擦生热而使得航天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可能会将航天器烧毁。特别是航天员在太空完成任务后要乘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当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穿过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热降温措施,整个返回舱将会被烧为灰烬。
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30℃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熔点高、比热容大的金属作为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升温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外表面具有高辐射性能的涂层,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式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汽化、升华或分解带走大量的热量。
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技术人员在飞船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低速度,确保飞船顺利再入大气层;之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运动至距地面约10km时打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速度(见图甲):在距离地面约1m处,返回舱底部的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同时点火,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对返回舱施加制动力,以确保其安全着陆(见图乙)。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为使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小一些,人们采取将氢气和氧气 的方法来减小它们的体积(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2)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所以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物理属性是 (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小、熔点高
C.密度大、熔点低
D.密度小、熔点低
(3)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采取的防热降温措施之一就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烧蚀防热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在烧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包括 (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组卷:3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