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1.3.1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020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61引用:95难度:0.7 -
2.A、B、C、D、E、F、G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2难度:0.5 -
3.有A、B、C、D四种元素的离子A+、B2+、C-、D2-,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6难度:0.7 -
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组卷:54引用:2难度:0.7 -
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序号 事实 推论 A 与冷水反应,Na比Mg剧烈 金属性:Na>Mg B 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 金属性:Ca>Mg C 氧化性:HClO>H2CO3 非金属性:Cl>C D 热稳定性强:HBr>HI 非金属性:Br>I 组卷:124引用:5难度:0.7
二、填空题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⑤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F.生成淡黄色沉淀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①
(3)实验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1盐酸、新制的氯水、硫化氢饱和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4)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用A~F表示):
①
(5)写出实验操作②、⑥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②
(6)实验结论:组卷:11引用:1难度:0.4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组卷:196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