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2018年单元测试卷(4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
-
1.2018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魅力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具有环保意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组卷:232引用:17难度:0.9 -
2.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
组卷:1162引用:32难度:0.9 -
3.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组卷:164引用:35难度:0.9 -
4.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氩气、④氮气,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组卷:1240引用:8难度:0.9 -
5.秋冬季节,我国北方雾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
组卷:618引用:16难度:0.9 -
6.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组卷:533引用:12难度:0.9 -
7.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206引用:4难度:0.9 -
8.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方法是( )
组卷:1336引用:33难度:0.9 -
9.小明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一根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进行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组卷:309引用:5难度:0.9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
28.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2)以上两种方法中,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组卷:1733引用:19难度:0.5 -
29.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
气,但是二氧化锰
是氯酸钾
受热分解
的催化剂.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迅速
复燃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
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目的是组卷:305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