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5 8:0:9
一、积累运用
-
1.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ㅤㅤ2022年11月2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万众瞩目,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bēn fù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结合情境,按要求完成练习。
-
2.遨游汉字王国,我们发现“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图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请认真观察,再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答案。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
A.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金文
B.隶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C.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D.甲骨文 隶书 小篆 楷书 金文
(2)下面的古诗与“月色”无关的是
A.《乡村四月》
B.《鸟鸣涧》
C.《山居秋暝》
D.《静夜思》
(3)“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心爱的小月亮。”
①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乡还很落后,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B.家乡“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月色。
C.通过对比,赞美了广阔世界的大月亮美妙绝伦。
D.突出了故乡月亮之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②仿写:商场里买的玩具再好,也比不上组卷:1引用:1难度:0.6
三、“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本学期,我们走进中国四大名著,请跟随下面的提示,展示你阅读名著的收获。
-
3.给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武松绰(chuò chāo)
(2)武松就血泊(pō bó)
(3)只听“豁喇(lǎ lā)组卷:0引用:1难度:0.5
六、阅读理解
-
10.千钧一发的大抢救ㅤㅤ①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我国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从卫星升空开始,总技术负责人孙家栋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突然,屏幕上显示蓄电池温度在升高。
ㅤㅤ②现场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每个人都呆住了,设计蓄电池系统的同志也弄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孙家栋急了,问道:“在所有的试验中,蓄电池的耐温值到底是多少?”那位同志说:“试验时……曾达到50℃。”孙家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
ㅤㅤ③调整角度已经达到预定最大值,但是蓄电池的温度依旧在上升。孙家栋立即询问身边的控制系统专家,得知还有继续调整角度的微弱可能。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绝地求生。“将卫星的姿态角度立即再调5度。”他命令道。
ㅤㅤ④现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太冒险了!再调5度,就超过了角度余量,卫星有可能失去控制。通常情况下,下达这样的指令是要领导审批签字才能执行的,但办理审批手续已经来不及了。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毫不犹豫,为了不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他毅然拿起笔,在指令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签字。
ㅤㅤ⑤经过再次调整,蓄电池的温度停止上升,慢慢恢复正常。现场响起一片鼓掌声、欢呼声。孙家栋挽救了一颗险些失去控制的卫星。
ㅤㅤ⑥此刻,他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地坐到椅子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冷静了好一会儿,孙家栋大手一挥,高声说:“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开个会,必须弄清楚这个故障的原因。多耽搁一分钟,卫星就多一分危险。”这个会竟然开了一整天……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非常劳累,力气已经用尽。
②形容情况极其危急。
(2)结合短文内容,用简短的语句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
ㅤㅤ蓄电池温度突然升高,孙家栋
ㅤㅤ蓄电池温度依旧升高,孙家栋
ㅤㅤ蓄电池温度恢复正常,孙家栋
(3)给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这句话主要是抓住人物
(4)读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想孙家栋的心理活动:
(5)第⑥自然段中带点的词语“马上”“必须”,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6)对第④自然段“这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签字”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孙家栋已筋疲力尽,第一次感觉用笔签字如此沉重
B.孙家栋深知责任重大,坚决要挽救险些失控的卫星
C.孙家栋心情急切,经常在审批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签字组卷:8引用:1难度:0.5
七、习作拓展
-
11.作文。
ㅤㅤ题目:有意思的他(她)
ㅤㅤ提示:你身边有哪些有意思的同学、老师、家人?他们是否“爱唠叨”“爱迷糊”“幽默活宝”?请围绕一个人的“有意思”,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通过具体事例把他(她)有意思的特点写出来,可以使用多种描写方法。组卷:2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