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以网络为基础而生成的各种文艺新形态吞噬、解构经典文艺的现象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文学自然也不例外。以消费为视角来审视互联网时代的当代文学不仅可以在传统文学的研究基础上获得新的认知,还可为文艺研究者提供难以察觉的更高维度的理解层次。
          在互联网媒介霸权的逻辑中,流量为上的理念始终是困囿着所有传播内容的首要问题。即便是文学作品这样更加依赖内容取胜的文艺形式,同样需要流量的支撑来进一步提升传播效率、扩展传播范围,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不断涌现的文化产品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流量理念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创件的重要根基,而这也正是互联网媒介霸权的主要体现。
          当然,除了流量至上的理念之外,互联网的媒介霸权还体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将一切元素都处理成为消费品的物化逻辑方式,当互联网以难以估量的海量数据淹没所有用户时,文学所带给受众的慰藉、反思和教化正在濒于消解。
          在消费主义的熏染,尤其是互联网媒介霸权的刺激下,文学消费的方式与目的皆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第一,在消费方式上,由于文学文本的电子版本的普及和被接受,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堪与纸质文本相匹敌的阅读方式。尽管有学者认为“纸质阅读却并未因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面萎缩,而是在经历了一段发展困境后涅槃重生”,但纸质文本开始走向衰落却是难以争辨的事实,也正是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这些数字化变革,文学消费的成本几乎不再成为任何受众的负担,因此文学消费的欲望也就被大大增强。
          互联网所带来的移动支付也从侧面加剧了文学消费心理的变革,传统的支付方式多是通过现金的流转等物理实体来完成款项支付的,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与传统支付方式不同,移动支付的短暂思考时间决定了其更多是在想象的瞬间便已无意识完成了支付行为,这对于消费者心理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也更具隐蔽性。
          第二,在消费目的上,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消费已经超出了满足个人审美趣味的需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文学审美已经在受众需求中居于次要地位。受众在关涉人生、世界、内心、命运等深层次问题上的耐心和追求正在日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娱乐的狂热追逐,而后者显然对受众的文化水准要求更低,也更易获得关注和流量。
          互联网媒介在改变了文学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当代文学的消费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消费化处理,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文学为母体的文化资源的衰微和当代文学强制性阐释的泛滥。首先,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消费使得严肃文学式微并进而导致文学资源走向衰减。在当代文学近几十年的发展趋势中,身依写作、日常呓语抑或是对于某些奇诡题材的狂热追捧使得能够触及生命与灵魂的严肃文学日渐式微,这最终导致了当代文学严重的同质化与娱乐化倾向。不仅如此,当代文学的同质化和娱乐化倾向还在某种程度上令文学创作成为剽窃者的文字游戏。
          其次,互联网时代文学消费进一步导致了当代文学强制性阐释的滥觞。这种阐释“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潜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互联网时代的强制阐释更多地指向了迎合受众心理欲望和视觉需求的唯利是图,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吸引受众,完成消费。
    (摘编自王传岭《论互联网时代当代文学消费范式的转向》)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带来的慰藉、反思和教化正在濒于消解,这是互联网媒介霸权的主要体现。
    B.互联网时代,文学消费的欲望大大增强,因为文学消费的成本不再成为任何受众的负担。
    C.在消费主义的熏染,尤其是互联网媒介霸权的刺激下,对于娱乐的狂热追逐正日渐取代读者在关涉人生、世界、内心、命运等深层次问题上的耐心和追求。
    D.互联网背景下对当代文学的阐释已经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潜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媒介霸权对于文学消费的影响,由移动支付所带来的冲动消费所形成的消费方式与目的的变化,以及当代文学的消费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变迁。
    B.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互联网媒介霸权:流量为上的理念,将一切元素都处理成为消费品的物化逻辑方式。前者是主要体现。
    C.文章论述了当代文学强制性闻释的泛滥与严肃文学对文学本直的坚守,成为互联网媒介对当代文学的消费价值和意义进行消费化处理的主要表现。
    D.本文在论述移动支付加剧了文学消费心理的变革时,将传统支付方式与移动支付进行比较,使说理更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某图书网站上,电子版《白鹿原》的价格仅为六元,相比于纸质版本动辄几十元的“高价”,电子图书的消费门槛的确要低很多,可见,将文学作品与网络结合,可以解决严肃文学式微问题。
    B.2017年第11届作家榜中,尽管余华等作家凭借《活着》入选榜单,但是与网络作家作品相比,消费状况仍难望其项背。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消费使得严肃文学式微的表现。
    C.近几年网络文学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热门作品纷纷被指抄袭,但仍难阻止它们成为攫取巨额经济效益的商业利器,这是当代文学的同质化和娱乐化倾向在某种程度上令文学创作成为剽窃者的文字游戏的表现。
    D.由《西游记》改编的电影《大闹天竺》《西游伏妖篇》等要么过于强调孙悟空的爱情纠葛,要么完全戏谑神圣且艰难的取经之途,是互联网时代文学消费进一步导致了当代文学强制性阐释的表现。

    组卷:57引用:3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下,移动视频平台等迅猛发展,综艺节目受到很大挑战。一些节目在转型中注重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不断挖掘能与当下观众产生广泛共鸣的现实话题,节目“合家欢”的属性越来越突出,以现实感获取观众共鸣,以正能量赢得关注。
          纵观近年来在创新表达中有突破、赢得大众认可和喜爱的影视作品,无不从普通百姓故事中提炼真情实感,从火热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养分。这为当下综艺节目的创新带来启示。从过去的看重流量,到现在的关注正能量,综艺节目在迭代转型中更加明确了自身的精神内核、肩负起媒体的责任与使命。在传递正能量又兼顾节目观赏性方面,综艺节目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节目编创者和播出平台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一座最丰富的宝藏,有永不枯竭的灵感和素材。只有走进我们时代火热的生活现场,综艺节目才能不断丰富自身影态、提升节目内涵,只有读懂广大观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综艺节目才能赢得广泛共鸣、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综艺节目不再唯流量》《人民日报》2019年7月18日)
          材料二
          现在逐渐产生的互联网综艺节目,脱胎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依托于互联网进行传播,是一种新兴的综艺形式。国内综艺产业整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综艺节目的市场规模相对于电影或电视剧正在持续增长。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政府对综艺节目的内容题材的把控已经从“限制”转向“引导”。

    (摘编自《2019-2025年中国综艺节目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央视原创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以思想性、艺术性、人民性为标尺,对新中国的文艺经典再一次梳理,对文艺经典中的英雄们再一次礼赞。节目灵感的起点:故事。70年来,一代代文艺工作者留下了现实主义经典作品。《故事里的中国》所做的,是承上启下:以全新的影视、戏剧、访谈组合模式,致敬经典,也用富于时代性的价值理念与方式重读那些经典故事。
          不少经典在近年都有影视翻拍,年轻一代多少有所耳闻,“但他们对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认知深浅不一,而这也正是《故事里的中国》的必要所在”。要让年轻人参与中国经典的讲述,让他们理解这些作品不是虚无缥缈的创作,而是生长于波澜壮阔的时代土壤,源自于有血有肉的真实奋斗历史。节目播出后,无数年轻网友用弹幕、短视频等融媒体时代的生动方式,参与中国精神的弘扬。
          这档综艺节目成功地让网络的“流量”注入了向上向善的涌动力。一条与“白毛女”郭兰英相关的抖音播放量超3000万,仅点赞就超过180万;“江姐托孤信曝光”相关话题,21小时内阅读量1亿;路遥的《人生》一书,在“双十一”当天售出千册。节目在保证思想性准确的前提下,注重表演的细节、形式的精致。演员心中对国家和经典心怀敬意,并且用扎实的表演功力去诠释,这样才能传出经典作品的价值观,通过明星的传播力去感染观众。
          有评论家认为,《故事里的中国》善用“流量”的感染力,不仅讲好了中国故事,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更用综合的电视手法将之诠释得生动可感、触及人心。
    (摘编自《央视这档综艺“爆”啦!看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带动向上“流量”》,《文汇报》2019年11月26日)(1)下列不属于文中综艺节目“不再唯流量”的表现的一项是
     

    A.综艺节目不唯取悦观众,更加关注正能量。
    B.综艺节目市场规模相对于电影或电视剧正在持续增长。
    C.综艺节目注入向善的涌动力,来致敬经典。
    D.综艺节目善用“流量”的感染力诠释中国故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综艺节目的成功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视作品的启示,能够突出正能量,在艺术创新中获得突破、赢得大众的认可。
    B.网络综艺市场的规模节节攀升,而其同比增长率除了2016-2017年下行幅度较大外持续放缓,显示国内综艺产业整体稳步发展。
    C.《故事里的中国》在对经典故事的传承中,用富于时代性的价值理念和方式加以重读,让无数年轻网友受到感染,并参与互动。
    D.央视综艺借助明星传播力、经典魅力及艺术创新,带动了相关作品的抖音播放点赞量、话题阅读量及名著销量等向上“流量”。
    (3)请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综艺节目不唯“流量”却能带动“流量”的原因。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那流浪仔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B.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C.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D.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文言文阅读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及叶仪为《五经》师。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 。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太祖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下礼部议,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B.太祖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C.太祖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D.太祖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易、书、乐、礼、春秋五部经典,汉时订为五经。为儒家讲学的重要典籍。
    B.剖符:剖分信符。汉朝封功臣时,将作为信物的符节,剖分为二,一分交给受封者保存。
    C.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黍: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也是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为人孝顺父母。宋濂因举荐被授为翰林编修,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而到龙门山闭门著书。
    B.宋濂是明朝开国时期的著名文臣。宋濂很有才学,做官后以文学之长受到朱元璋的赏识,作为顾问随侍朱元璋左右。
    C.宋濂为官谨慎,为人正直。茹太素上万言书惹皇上震怒,宋濂让皇帝心平气和。茹太素的意见才全都被采纳。
    D.宋濂文风可与古代作者媲美。外国前来进贡的使者都知道宋濂,高丽、安南、日本甚至出双倍价收购宋濂文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②“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组卷:3引用:2难度:0.4

四、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12分)

  • 11.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皆背晋以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
    ③尔无忘乃父之志
    ④与所以失之者

    组卷:3引用:2难度:0.9

五、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歌手朴树在《平凡之路》中唱到:“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而在一档访谈节目《我想和世界谈谈》中,主持人马薇薇也说到:
    “我们要原谅自己平凡的一生,然后在平凡的一生中寻找亮光。”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5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6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