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021年同步练习卷(16)

发布:2024/4/20 14:35:0

  • 1.某高中生想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本实验采用50Hz电磁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使牵引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写字母)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抖动
    B.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C.保证小车最终能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2)该同学在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据此纸带可知小车E点的速度大小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需要配备220V交流电
    B.需要配备学生电源6V直流电
    C.实验前,小车应放置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D.在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组卷:63引用:2难度:0.6
  •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
    (1)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该同学是这样操作的:如图乙,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并连着已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接通电源,用手轻拨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点,说明小车在做
    运动。
    (2)如果该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平衡了摩擦力。以砂和砂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M保持不变情况下,不断往桶里加砂,砂的质量最终达到
    1
    3
    M
    ,测小车加速度a,作a-F的图象。如图丙图线正确的是

    (3)设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为S1和S2.如图丁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2的情况,从图中可读出S1=3.10cm,S2=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

    组卷:191引用:26难度:0.7
  • 3.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小组甲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重物(质量为m2),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把重物C的重量作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则
    ①质量m1、m2应满足的关系是:m1
    m2;(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
    平衡摩擦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实验小组乙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之间的定量关系,他们在图甲的小车上固定了能将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拉力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读出绳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其它器材相同,则
    ①此实验装置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组甲的条件①;
    ②通过实验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小车的质量m1较小
    B.重物的质量m2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小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大
    (3)图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组卷:11引用:3难度:0.5

  • 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为了减小误差,在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实验必须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获取多组数据.若小车质量为400g,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应选
    组会比较合理。(填选项前的字母)
    A.10g~40g
    B.200g~400g
    C.1000g~2000g
    (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图(2)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得到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如图(3)所示,分析线段OA段,可得出实验的结论是

    组卷:30引用:6难度:0.7
  • 10.“用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实验中用所挂钩码的重量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
    (填“①”或者“②”)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
    (2)在轨道为斜面情况下,轨道倾斜的角度为θ=37°,则小车与轨道面的动摩擦因数μ=
    (已知sin37°=0.6,cos37°=0.8)。
    (3)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1=
    N。
    (4)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为避免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选项字母)。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将无线力传感器捆绑在小车上,再将细线连在力传感器上,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组卷:26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