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春雨国文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5/1/7 16: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我们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起《国风》来说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反而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基于对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相伴成长起来的。它带来的如太阳一般的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一个诗歌时代总的成就,无数优秀的诗人都为这一气象平添了春色。它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谐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不是只有揭露黑暗的作品才有思想性,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而有思想性的作品不会出现揭露黑暗的文字。
    B.盛唐时代,人民的力量高涨,人民喜欢歌颂正面力量的作品,比如李白的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C.李白《将进酒》中有关“万古愁”的文字,是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境界的发展,感情虽然沉重,但气象万千,充沛饱满。
    D.盛唐时代的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所以盛唐气象呈现鲜明、开朗、深入浅出,以及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等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最后总结论点,环环相扣。
    B.文章将文学作品追求理想和描述黑暗并举,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C.文章将李白《将进酒》和李煜《虞美人》中的愁进行了对比,突出两者的差异。
    D.文章以王昌龄的诗歌为例,论证了饱满蓬勃、以小见大才是盛唐气象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艺术风格与盛唐气象接近,是盛唐气象的渊源和先声。
    B.诗风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盛唐时代,性情相对于战国时期更为平易开朗,是因为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
    C.李煜的《虞美人》中,描写愁的文字是名句,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的地方,但李煜《虞美人》中的相关文字境界不高,没有盛唐的气象。
    D.盛唐时代具有饱满的生活热情,对新鲜事物敏感,诗歌作品中,即使是千愁万绪也仍然开朗,这个时代的美学造诣像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

    组卷:16引用:18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句子,是写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小鹿还象征人才。可见,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平实凝练,重点突出。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低调的她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她把青蒿素获奖看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B.作为科学家,屠呦呦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如,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钻研、谦虚朴素、专心致志等,这些品质是她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C.屠呦呦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整理历代医籍,搜集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实践活动对她的医学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结尾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这充分说明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对全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3)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是怎样获得成功的?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组卷:27引用:8难度:0.9

(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雷雨(节选)
    [俄国]亚•奥斯特罗夫斯基
    第三场
          鲍里斯    我要走了。
          卡捷琳娜  上哪儿?
          鲍里斯    到很远的地方,卡佳,到西伯利亚去。
          卡捷琳娜  你带我离开这儿吧!
          鲍里斯    我不能带你走,卡佳。不是我自己要去:是叔叔让我去的,而且已经备好了马车;我只跟叔叔告了一小会儿假。
          卡捷琳娜  那你走吧,上帝保佑你!不要为我难过。可怜的人,也许只有开始的时候你会想念我,以后你会忘记我的。
          鲍里斯    不要谈我了!我是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倒是你怎么办?婆婆对你怎么样?
          卡捷琳娜  她折磨我,把我关起来。她对大家说,也对我丈夫说:“别相信她,她可狡猾啦。”大家整天跟着我,当面嘲笑我。
          鲍里斯    那你丈夫呢?
          卡捷琳娜  他发火,净喝酒。我讨厌他,讨厌他。
          鲍里斯    你太痛苦啦,卡佳!
          卡捷琳娜  太痛苦,太痛苦啦,还不如死了好!
          鲍里斯    谁知道,为了我们的爱情我们俩会这么痛苦!那时候还不如我逃走的好!
          卡捷琳娜  我遇见你也是活该遭难。得到的欢乐不多,而不幸,不幸却有多少啊!而且还不知道将来会有多少呢!唉,为什么去想以后的事呢!现在我见到了你,这是他们从我手里夺不走的;除此以外,我什么也不需要。我需要的就是能见你一面。
          鲍里斯    可别让他们在这儿碰到咱们!我该走啦,卡佳!
          卡捷琳娜  等一等,等一等!让我最后一次看看你。(望着他的眼睛)好,我已经够了!现在上帝保佑你,你走吧。走吧,快点走吧!
          鲍里斯  (走开几步后又停下)卡佳,有点不对头!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路上想到你,我会非常痛苦的。
          卡捷琳娜  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上帝保佑你,你走吧!
          鲍里斯  (大哭)那么,上帝保佑你!我只求上帝让她早死,别让她一直痛苦下去!再见!(鞠躬)
    第四场      卡捷琳娜  (独自一人)现在到哪儿去呢?回家去吗?不,回去就跟到坟墓里去一样。对,回去就跟到坟墓里去一样!……就跟到坟墓里去一样!还是在坟墓里好……一棵小树下面有座小坟……多好啊!……阳光温暖着它,雨水滋润着它……春天,坟上会长出青草,那么细软细软的……鸟儿会飞到树上,它们将唱歌,生儿育女,鲜花盛开:有黄的、红的、蓝的……什么样的都有(若有所思),什么样的都有……静悄悄的,太好啦!我好像轻松些了!至于活下去,我连想都不愿想。还活下去吗?不,不,不必了……没有意思!我憎恶这些人,我憎恶这个家,憎恶这四堵墙!我不到那儿去!不,不,我不去!倘若回到他们那儿,他们又要跟着我,说个没完没了,这对我有什么用呢?哎呀,天黑下来了!又有人在什么地方唱歌!唱什么呢?听不清……还不如现在死了的好……唱什么呢?等死神找上门来或者我自己……这都一样,反正不能再活下去了!对了,就这样……我想起来了。他们抓住我就会强迫我回家……哎呀,快,快!(走到河边。大声地)我的朋友!我的欢乐!永别啦!(下)
    (臧仲伦译,有删改)[注]①《大雷雨》是俄国剧作家亚•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代表作。写于1859年,作者通过一个家庭生活的悲剧,揭露了封建农奴制度和宗法家长制的黑暗。女主人公卡捷琳娜天真善良,但自从嫁给卡巴诺夫之后脸上便失去了笑容。因为在婆婆卡巴诺娃的“黑暗王国”里,她整天被辱骂。卡巴诺娃还在儿子面前数落她。卡巴诺夫对凶神恶煞般的母亲唯命是从,满足于在酒杯中寻找慰藉。孤苦无援的卡捷琳娜常常独自跑到伏尔加河畔痛哭。在河边,她遇到了同样常受到长辈无理谩骂的青年鲍里斯。两人同病相怜,从互相安慰发展到相亲相爱。由于畏惧上帝的惩罚,卡捷琳娜主动向婆婆与丈夫坦白,换来的是一顿毒打。当鲍里斯也拒绝帮助她时,卡捷琳娜剩下的只有投河一条出路。卡捷琳娜的自杀,引发了卡巴诺娃的女儿瓦尔瓦拉投奔自由。②本场的情节是鲍里斯痛哭流涕接受了叔叔的“流放”,临行前秘密幽会卡捷琳娜。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告别”场景中,鲍里斯与卡捷琳娜互诉衷肠,但对于卡捷琳娜想自杀的念头没有丝毫察觉。
    B.卡捷琳娜具有诗意的心理特质。在她眼中,连坟墓也生机盎然,这正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丑恶。
    C.在死前,卡捷琳娜已陷入极度的恐惧中,害怕会抓回那个“黑暗的”家中。一个“抓”字,足以说明她当时的心理状态。
    D.“若有所思”是舞台说明,作者通过这个舞台说明,提示演员此时应表现女主角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之中而又忧郁难解的神态。
    (2)在第三场“告别”中,鲍里斯的态度与卡捷琳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请据此简要分析。
    (3)本剧与曹禺《雷雨》都以“雷雨”为题,请简要分析两剧中“雷雨”共同的象征意义。

    组卷:3引用:2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广东高速6日迎来国庆长假返程高峰,乐(昌)广(州)、广(州)深(圳)、南沙大桥等多条高速公路出现交通管制或者拥堵情况,通往广州、深圳、珠海等主要城市的车流量增加。广东交警发布实时路况,全省高速通行缓慢长度超过5公里、拥堵时间超过30分钟的路段共5个。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每天下午缓行路段双向均有较大车流,表明到珠三角乃至广东的车流量明显增加。

    组卷:13引用:9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有媒体发表了一组题为“一臂之力”的照片:河北某村,江浙医护人员为当地百姓进行核酸采样;小区门口,社区志愿者为居民采购蔬菜等生活物资;学校走廊,提前返校的学生正在协助进行喷洒消杀……
          在社会各个领域,无数个平凡人用他们的“一臂之力”,撑起了一片片美丽的天空。一臂之力,人人可为,众人合力,能移泰山。
          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人民公园联合开展“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你以高中生代表的身份受邀参加。请你写一篇主题演讲稿,向广大市民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8引用:1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