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三校联盟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0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_____________;火红的夏天,骄阳似火,万物生长,______________;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_________;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_______________。
①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
②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③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与激情
④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组卷:87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8
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懂得尊重,才有温度
李洪兴 ①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
②尊重,这一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
③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
④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
⑤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才能立得住。
⑥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
(原文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读了本文,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懂得尊重的人?组卷:27引用:3难度:0.7
三、写作题。(共45分)
-
13.有些人虽已离去,但依然会时时想起;有些物虽已不在,但脑中依然印象深刻;有些事虽已过去,但当时的场景仍会浮在心间。
请以“总会想起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他、她、它”中任选一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5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40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