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考地理四检试卷
发布:2024/9/22 0: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如图),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该光伏阵列的倾角(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欠佳的3月确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示光伏阵列的倾角最接近( )组卷:8引用:0难度:0.70 -
2.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如图),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据此完成14~15题。
极夜期过后,光伏组件开始工作。图示光伏阵列为站区供电大致始于每年( )组卷:9引用:0难度:0.40 -
3.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如图),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该光伏阵列的倾角(光伏板与水平地西的夹角)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欠佳的3月确定。据此完成1-3题。
图示光伏阵列位于建筑物的( )组卷:8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冰川是高山地区的积雪经过压实等点冰作阴而形成的,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海螺沟冰川(如图)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西部,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之一。2021年3月,森特从海螺沟冰川末端沿图示线路进行冰川考察,沿逢发现:甲地原始在林茂密,森林与冰川终年其存,消融的雪水在林间穿行:乙地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碎石堆积物:丙地为一处山间盆地,其内积雪广布,此处冰川的成分与甲乙两地是本一致。
(1)为应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说明森特此次冰川考察需要携带的物品。
(2)解释甲地有冰川分布的现象。
(3)说明乙地碎石堆积物的形成过程。
(4)分析丙地积雪面积大的主要原因。组卷:5引用:1难度:0.5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野牛以树叶、嫩芽、野草为食,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森林和草原。糯扎渡自然保护区(如图)位于云南省南部,区内生活的亚洲野牛数约占全国总数的25%。2005年开工建设的糯扎渡水电站是云南省最大的水电站,于2012年开始投产发电。2018~2019年,该自然保护区内开辟了逾50亩食物源基地,并修建多个硝塘,为亚洲野牛补充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结合材料,分析该地水电站的建成对亚洲野牛影响较小的原因。
(2)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亚洲野牛对维护当地生态安全的意义。组卷:13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