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3课 鸿门宴》2022年同步练习卷(28)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99引用:10难度:0.9 -
2.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 )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组卷:39引用:4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59引用:7难度:0.7 -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0引用:6难度:0.7
五、文言文阅读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B.吾为公取彼一将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臣请入,与之同命 D.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杀敌,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使汉军骑将赤泉侯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把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从文中看,项羽有机会逃回江东从头再来,但最后项羽把自己的马送人,浴血奋战后自杀,结合文章分析项羽这样做的原因。组卷:24引用:3难度:0.6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鳌王、悼惠王。其父卒二十岁,秦灭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道还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再战,秦兵竞败,遂至咸阳。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鲰生教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今为之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
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天下始定,刘敬说高宗曰:“都关中。”上疑之。留侯曰:“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汉十二年,高帝崩,后八年留侯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B.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C.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D.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专指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B.留侯,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留是张良受封之地。
C.崤函,古代地名,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河南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崤函”便是此地。
D.崩,我国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直言劝谏。沛公进入秦宫后,想要留居,樊哙劝说无效,张良说沛公的行为无异于“助纣为虐”,沛公这才回车驻军在霸上。
C.张良不恋权位。汉元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封功臣,张良虽未有战斗功,但因“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高帝让其择齐三万户,张良只愿受封留县,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D.张良深受高帝信任。天下始定,留侯张良重点陈述关中的优势劝告高帝定都关中,高帝听后,当天就起驾,向西定都关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
②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羽,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组卷:17引用:10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