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7 8:0:9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参观“宝安1990”的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2022年5月,沉寂6年的宝安“老三馆”带着崭新的名字——“宝安1990”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它一亮相,就让不少市民直呼有颜值、有内涵、有gé diào。宝安“老三馆”是1990年代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重要文化建筑群,陪伴了宝安人20多年,承载了无数宝安人的记忆,在进行升级改造时,被命名为“宝安1990”。“宝安1990”的项目团队zì chū xīn cái,在项目设计时,(  )尊重原有建筑,(  )注入了新的气息,最大程度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和宝安上世纪90年代文化印记,留住城市的记忆与乡愁,实现“城市修补与提升”。升级改造后的“宝安1990”是中国唯一集现代音乐厅、现代文化馆、现代图书馆功能于一身的当代文化综合体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gé diào 
     

    ②zì chū xīn cái 
     

    (2)请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
    (3)请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添加一组恰当的关联词,使上下句衔接更合理。
    (4)小华要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消息,根据消息正文“倒金字塔结构”,这则消息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这个综合体的文化馆、图书馆、音乐厅,呈“品”字分布,由空中走廊连成一体,打造了一个多元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现代公共文化空间。
    ②2022年5月19日,坐落在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二路上的“宝安1990”公共文化综合体,正式向市民开放。
    ③“宝安1990”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欢迎各位市民前来参观,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④据悉,“宝安1990”由“老三馆”即新安影剧院、宝安图书馆、宝安群众文化艺术馆共同组成,它们曾经是宝安区最知名的文化地标。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5)小海同学在参观过程中,采访文化馆负责人后整理除以下文字稿,请你推断他的采访问题。
    小海:你们怎么想到要在原址重建“老三馆”,而不是完全拆除做全新设计呢?
    负责人:“老三馆”是宝安的文化地标,我们尽可能在原址上加以改建,也是为了最大限度保留人们的回忆。
    小海:
     

    负责人:我们“宝安1990”从地下找空间,新馆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倍了。这样一来,负一楼就增加了7000多平的展览展示空间,用来安排非遗课堂和文创产品的展示。
    (6)小海和同学们参观“宝安1990”“人文之美”宝安历史文物展,了解到宝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商船从广州出发,必经宝安,走向世界。早期商船将中国的瓷器带到国外,弘扬了中华文化。同学们还参观了一套“春日”组诗的瓷器,以下哪首诗不可能入选捻面这个系列?
     


    A.《春日》(朱熹)
    B.《采桑子》(欧阳修)
    C.《春望》(杜甫)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7)同学们在历史文物展上看到了外销的广彩织金瓷器。它由中国传统瓷器发展而来,还吸收了一些西方的艺术特色,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著称,兼具实用与美观。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同学们看到了一只瓷盘两侧各有一个注水孔,可以倒入热水与冰水,保持盘中温度。

    小海:“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真是太巧妙了!”
    小滨:“广彩织金瓷器真是不伦不类,完全失去了中国传统瓷器典雅的风格。”
    你同意小海和小滨谁的观点呢?请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组卷:44引用:1难度:0.8
  • 2.默写古诗文。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李清照《渔家傲》)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6)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7)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古代文人对家园的关注和眷念常常流露在诗词中:三国乱世,百姓有家不能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岭,与野兽为伍,正如曹植在《梁甫行》中所言“
     
    ,行止依林阻”;李白在漫游楚地途中创作《渡荆门送别》,借江水依依不舍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万里送行舟”;朱敦儒面对中原沦丧,内心忧虑,写下《相见欢》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组卷:55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共47分)

  • 7.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A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史进、李忠抱住劝道:“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
          【乙】B正打哩,一个人在背后劈腰抱住,一个人便来帮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B回头看时,却是宋江、戴宗。B便放了手,那人略得脱身,一道烟走了。B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的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B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头上除了巾帻,显出那个穿心一点红俏儿来,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B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
    (1)《水浒传》是一部章回体小说,分回标目是章回体小说的标志之一。《水浒传》中的回目形式基本为:“姓名(绰号)+主要事件”。请你参考《水浒传》回目特点,对【甲】【乙】两个经典片段进行概括。
    (2)小华是个“水浒迷”,他评价A、B两位英雄:一个是锄强扶弱的义士,一个是任意而为的忠臣。请你结合两位英雄的人物形象和原著中的相关情节印证他的观点。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能力及卷面书写考查(内容45分+书写3分)

  • 8.一次亲近自然的远足旅行,一场大汗淋漓的体育运动、一盘精心烹制的美食、一回令人难忘的社会实践……除了学习之外,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都能开拓眼界,磨练意志,净化心灵……只要我们积极投入生活,用心品味,常常会有收获。
    请以“这也是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不少于600字;
    (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组卷:39引用:4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