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上海市崇明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12/16 15:30:1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在“同位素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对噬菌体的核酸进行标记的最佳元素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8
  • 2.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如图展示了抗菌肽的两种“抗菌”模型,其抗菌活性体现在(  )

    组卷:41引用:2难度:0.8
  • 3.蛋、奶、肉、鱼中的动物蛋白,以及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均属优质蛋白,能够为人体的免疫力提供支持。这些膳食对免疫力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如图的过程(  )

    组卷:19引用:3难度:0.8
  • 4.如图中所示“蜷缩型”和“伸展型”睡姿分别有利于(  )

    组卷:22引用:2难度:0.8
  • 5.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葡萄糖在穿过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中(  )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6.当肿瘤细胞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体内的天冬酰胺通过激活信号来增加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这一过程说明天冬酰胺通过激活信号来增加(  )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7.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是引发人体“低钠血症”的原因之一。下列对这一病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8.如图为细胞壁纤维素的形成模式图,其中纤维素合酶和蔗糖合酶催化的反应分别为(  )

    组卷:47引用:2难度:0.8

二、综合题(共60分)

  • 24.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问题
    由于可从植物中提取的吲哚乙酸(IAA)的量极少,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科研者通过基因工程构建工程菌,即在大肠杆菌内构建了一条IAA的合成途径,如图1中灰色阴影部分,其中箭头的上英文缩写均为酶。图2为测得的两种工程菌中IAM和IAA的量,两种工程菌所含酶种类的差异(细胞中特有的酶)如横坐标括号内所示。

    (1)根据图1判断,该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
     
    (多选)
    A.iaaM基因和amiE基因
    B.iaaM基因和amil基因
    C.仅iaaM基因
    D.仅amiE基因或amil基因
    (2)已知,增加基因的拷贝数(个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相关酶的表达量。据图1和图2分析,若要进一步提高IAA的产量下列“重组质粒”中最佳的是
     


    (3)为提高工程菌的目的产物量需要在已获得的重组质粒“Y”上再增加一个关键目的基因“q”,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并排序:
     

    ①用限制酶酶切Y
    ②将q和Y连接形成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③将限制酶导入含有Y的大肠杆菌
    ④将q直接导入含有Y的大肠杆菌
    ⑤将q与酶切后的Y混合并加入DNA连接酶
    如表为上述基因工程筛选获得的工程菌的培养基的部分成分。
    培养阶段 阶段一(前24小时) 阶段二(后48小时)
    成分 10g/L胰蛋白胨 5g/L酵母提取物 10g/L NaCl 另外添加5g/L的L-Trp
    (4)结合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说明表中阶段一和阶段二培养目标的差异
     

    组卷:26引用:1难度:0.7
  • 25.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问题
    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MMAF)是一种遗传缺陷导致的畸形精子症,常伴有精子活力降低或数目减少。目前已有22个MMAF相关的致病基因被发现,有些位于常染色体上,有些位于性染色体上。已知,如图所示家系中的MMAF的遗传方式属于单基因遗传,受A、a一对基因的控制。
    (1)据图推测,该家系MMAF的遗传方式可能是
     

    (2)若要进一步确认该家系MMAF的遗传方式,下列建议合理有
     
    。(多选)
    A.仅检测Ⅰ1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即可确认
    B.仅检测Ⅰ2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即可确认
    C.仅检测Ⅱ1体细胞内致病基因个数,即可确认
    D.仅检测Ⅱ1的Y染色体上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即可确认
    现阶段,对于MMAF的治疗大多依赖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即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将单一精子注射入卵细胞内使其受精,进而解决自然受孕下因精子少且弱导致的不育问题。
    (3)ICSI操作过程中需保障单一精子注射入卵细胞,“单一”目的是
     

    A.确保胚胎不携带致病基因
    B.保证子代遗传的稳定性
    C.降低子代的发病概率
    D.增加子代的遗传多样性
    (4)如图家庭中的Ⅱ1与正常女性(不携带致病基因)婚配,并借助ICSI技术辅助生殖,其后代(该家系的第三代以及第四代)是否能够避免再患MMAF?请结合该家庭MMAF一种可能的遗传方式进行讨论和说明: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