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 草船借箭》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以下加点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74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06引用:1难度:0.9
  • 3.“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

    组卷:256引用:1难度:0.7

四、现代文阅读

  • 9.草船借箭(节选)ㅤㅤ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意思。
     

    (2)周瑜表面对诸葛亮客气,内心却暗藏杀机。
    客气表现在:
     

    暗藏杀机表现在:
     

    (3)对“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公事”“不要推却”进一步说明周瑜很狡猾。
    B.周瑜担心诸葛亮不中自己的计谋,强调“公事”,让诸葛亮无法拒绝。
    C.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这是一个不能推托的任务,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D.这句话说明周瑜认为只有诸葛亮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4)“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周瑜“很高兴”是因为:
     

    立“军令状”是因为:
     

    组卷:132引用:4难度:0.5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
     

    众官无不惊奇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①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②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组卷:5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