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3课 三顾茅庐》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2/4 0:0:1

一、

  •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36引用:5难度:0.7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98引用:3难度:0.9
  • 3.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7引用:4难度:0.8
  • 4.对文章《三顾茅庐》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9引用:4难度:0.8

一、

  • 11.少年正是读书时,郴州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所在的九(一)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
    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

    组卷:5引用:1难度:0.4

二、

  •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教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军归邺。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删改)
    [注]①先主:即刘豫州。刘备。②芟夷大难:消灭主要敌人。③强弩之东,势不能穿鲁端:强弩射出的箭,到了射程之末,连鲁国的细绢都穿不透。弩,用机括发射箭矢的弓。鲁缟。产自鲁国的一种很薄的白细绢。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如早与之
     

    ②若事之不
     

    ③即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
     

    军归邺:
     

    (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权勃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B.与曹操并争天 安能复为之
    C.若不能,何不案兵束甲 非刘豫州莫可以曹操者
    D.刘豫州何不遂之乎 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来甲,北面而事之!
    ②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4)诸葛亮是怎样说服孙权的?
    (5)选文中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组卷:52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