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6 12:0: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选编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寄电子邮件给我,请我提供有关教育方面的建议,他们想要知道,他们到底应该学习哪些科目。此外,因为我当初放弃完成大学学业,所以他们也经常询问我,应不应该仿效我,也放弃完成大学的学业。有时,也有一些孩子家长请我指引他们子女的方向,他们说:“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迈向成功?”我能给予的建议其实是相当简单的:尽你所能,获得较高较好的教育。年轻学子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大学教育,并且努力学习治学的方法。
          的确,我因为创建微软公司而中途辍学,但是别忘记,我在辍学之前,曾在哈佛大学就读三年。事实上,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还希望能够重返校园就读。就像我以前曾经说过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轻易辍学,除非他们相信他们所面对的机会是一生中的一次,而且,即使如此,他们也应该考虑再三再做决定。
          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学六年级老师凯西•克利兰写信说:“很多我的孩子都说,你从未完成高中学业,现在却是如此成功,所以我的孩子都认为他们有很好的理由不要在意学业的好坏。”谁说我没念完高中,事实上当年我确确实实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电脑界的确有很多人未完成大学课业,但是我未曾听闻任何成功的故事,是源自于高中辍学的缘故。事实上我不曾认识任何高中辍学生,更别说成功的高中辍学孩子。
          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宽广的,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的确花费了一些时间写作软件程式,但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我还是有着广泛的课业兴趣。我父母鼓励我这样做,而我也感激他们对我的鼓励。我在大学时期选取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课程。
          事实上,我对任何一种课业都很感兴趣。有一位家长写信告诉我,他十五岁的儿子完全沉溺在电脑的世界里。他说:“我儿子网站设计这一科的分数是A,但是其他的科目全军覆没。”
          这名少年错了。高中与大学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学习宽广的课业范畴,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与别的同学一起完成课业,让我们有第一手的经验了解团队合作所能达到的力量。无论你对电脑、舞蹈、语言或是其他的科目有很深的兴趣,那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要你继续保持宽广的学习态度。
          我认为有些年轻人让自己陷入狭窄的认同里,他们轻率地做下决定说:“没错,我就是那种会计很棒的人。”当朋友问他说:“你最近都读了哪些书?”他也许会回答说:“我正在阅读有关会计的书。”这就是他们的自我定义,虽然自己也许感到满意,但却牺牲了学习宽广知识的机会。
    (选编自比尔•盖茨《功课很重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许多时光,他认为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B.黑塞认为花力气、下功夫阅读杰作,常常不像阅读时髦读物那样适合自己的口味、那么富于刺激性,却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C.比尔•盖茨建议学生应该充分重视并利用好高中、大学教育,努力学习治学的方法,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任何人都不应该轻易辍学”。
    D.比尔•盖茨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和大学教育为年轻人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学习宽广的课业,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不可能成功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黑塞认为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他认为尽管读书有害,会危害生活,但他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B.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意思是,我们必须先向杰作表明自己有价值、有资格,才可能获得杰作传达的价值。
    C.比尔•盖茨建议青年人要珍惜学校教育,要保持宽广的学习态度,而不要陷入“狭窄的认同”里。
    D.比尔•盖茨在写给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学六年级老师凯西•克利兰的回信中说道,自己不仅念完了高中,并且还在哈佛大学就读三年。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各项中与材料话题无关的一项是
     

    A.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B.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先——欧阳修
    C.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4)请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材料一中划横线的内容进行改写,以便于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作者的观点。
    (5)结合材料二中比尔•盖茨的主张,谈谈你对年轻人辍学创业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组卷:4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的阳光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能以死明志。
    B.汨罗江和端午节因屈原而具有了丰盈厚重的文化内涵,开启了后人的文化追源。
    C.屈原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投江殉政,他的忧国忧民和刚正不阿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
    D.屈原高尚圣洁的品格“更像一面古镜”,即“以史为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如电影特写镜头,将历史呈现在读者眼前,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横线处表明端午因后人对屈原的缅怀与敬仰而成了属于屈原的节日且传承千年。
    C.作者以史诗般的语言,回溯历史,感悟现实,使文章意蕴深厚,充满张力。
    D.引用余光中的“蓝墨水”比喻中国文化,表现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开创性作用。
    (3)作者用不少笔墨写了“粽子”,请分析“粽子”在文中的内涵。
    (4)题目“端午的阳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感冒了,身边人常这样建议,“①                ”。但很多流行病学专家指出,感冒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反而可能造成身体脱水。
          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刘瑞莹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感冒时,人体会通过发烧来对抗病毒,这个过程会使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同时也会带走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这时如果只是大量补充白开水,②                。当体内钠元素浓度下降过多,人会出现眩晕、乏力等情况。此时,大脑会自动发出信号,通过尿液、汗液等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以满足体内电解质浓度平衡的需要。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自发性脱水”。
          所以,③                ,在喝水的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电解质,才能帮助缓解感冒症状。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波浪线处句中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要觉得我说的是对的,你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一个刻苦努力的学生,尤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按照通知精神选取五名同学参加硬笔书法大赛。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15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5年5月5日夜,鲁迅给《豫报副刊》编辑吕蕴儒、向培良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些话论及了生活态度:“古训所教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法,教人不要动。不动,失错当然就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以上论述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