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部分学校七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9/21 1:0:8

一、选择题(共50分)

  • 1.“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心不动,脚在走。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你心在动,脚却不走。”这句话告诉我们(  )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由1068名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组成的献词方阵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②我们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③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的愿望,总是不切实际
    ④我们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组卷:0引用:2难度:0.5
  • 3.有的人,梦想起于中学,激励一生奋斗;有的人,成就始于中学,奠定事业根基……中学时代(  )
    ①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②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③决定着我们未来的人生价值
    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4.升入初中后,面对新的环境、老师和同学,小明很不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你给他的合理化建议是(  )
    ①中学生活处处充满挑战,我们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
    ②新的环境中,我们完全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束,重塑全新的自我
    ③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④我们必须珍视中学生活,把握机遇,努力学习,发展自我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5.“我现在要多学点知识。”湖北十堰的余世勤老人笑着说。自退休以来,余世勤老人已经在老年大学学习了十余年,这些年里,他前后报了八个班,懂电脑、会英语、爱摄影,老人直言“只要我还学得动,就要继续学下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年龄增大,学习过程会更加艰难,我们应知难而退
    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③学习是老年人的重要任务
    ④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都需要学习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6.小明经常抱怨:学习真是太苦了,我甚至都不想上学了。小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  )
    ①学习中的辛苦和困难
    ②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③在学习中,我们能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④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7.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因为阅读(  )
    ①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②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③可以让人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④能开阔视野,充实人的精神生活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8.双节期间,中学生微微看完电影《夺冠》之后,被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所深深震撼,内心有很大的触动,她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她的这种了解自己的方法是(  )

    组卷:23引用:6难度:0.8

二、非选择题(50分)

  • 23.与友爱同行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办报,编杂志,共同起草文件,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念的奠基人。他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坚强地进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作自己的困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
    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因为走时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马克思知道了,连忙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1)同学们,阅读后你觉得朋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有哪些?
    (2)现在网络交往不可或缺。在网络交往中,有哪些弊端?
    (3)你能说出怎样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

    组卷:2引用:2难度:0.8
  • 24.【文明网,健康交往】
    材料一:现如今,很多学生课余生活被电脑、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填满,不论是走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能电子产品不离手,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宅孩”“小屏奴”“熊猫眼”。调查显示,有26.8%的学生认为上网使自己变得不想出门了。
    与此同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系列针对青少年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半数以上的青少年经常在网上交流的好友是现实生活中原本就认识的;71.2%的青少年与网上认识的新朋友仅仅是保持网络联系,同时有32.6%的青少年认为网络使他们与现实中的朋友增强了交往。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为什么网络交往“让我们体会期望和失望”?
    材料二:《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微信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但调查同时显示有1/4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老师(屏蔽后,老师不能在其朋友圈里看到学生的动态更新)。针对此类现象,某班开展了题为“朋友圈该不该屏蔽老师”的辩论。
    正方朋友圈应该屏蔽老师。
    反方朋友圈不应该屏蔽老师。
    (2)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相关知识,写出辩词。

    组卷: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