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9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71引用:30难度:0.7

二、阅读理解(45分)

  • 11.手掌里的清凉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有删改)(1)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

    天气酷热
     

    哥哥行动
    感受清凉

    哥握弟手
     
    (3)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点词语)
    (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
     
    处。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组卷:3引用:1难度:0.3

三、作文(50分)

  • 12.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事物,我们常常有自己的看法,但受时间、地点、年龄、身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看法又常常会发生改变。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以“
     
    改变了我的看法”(可填“他、那件事、那本书”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3)字数不少于600字。附作文范文:
    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人生就像一出戏剧,每一个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你常常忘了“自己”的存在,因为我们总是满足别人的期待,忽略了还有自己。正因为有那么多别人的期待,所以才有了我们自认为不可推卸的责任。
          责任是一条无形的鞭子。少年时,也许我们在父母保护下,不曾觉察到它的存在,但到我们有了自立的能力,踏入社会之后,我们就有了责任感。
          当你身为子女时,只要念好书,考好学校,父母、老师就认为很满意。身为人夫人母时,妻子仰望我们,生活逼使我们去开创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我们不能不去努力赚钱,求得物质上的自尊和舒适。除了为人子女,为人夫人母外,我们对亲友和社会,也有血浓于水的责任。亲友的生活上有困难,社会中有人孤老困苦,甚至遭逢大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所以,职责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任何不愿意败坏自己的声誉、不愿意破产的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每一个都有应终其一生,通过自觉的努力和决然的行动来履行自己的义务。
          而职责是伴随着你生命的始终。从我们来到人世间一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有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上司的职责和义务,对下级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对亲属、同事的职责和义务。凡是有人生存的地方,都有我们人类应尽的职责,职责和义务与人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的确,人生有很多角色,但这些角色究竟是别人要你演的,还是你自己决定要演的?或者倒过来说,你演的是别人,还是自己?
          你从小到大,尽管很多人对我们说过:“只要你喜欢的,想做的就去做。”可是要真的做到,那么实在很难。大多数的时候,很多声音随时左右你,“你应该用功读书”“你应该去当医生”“你应该结婚”“你应该辞职”“你不应该置别人于不顾”,即使你隐约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些外来的杂音却与你心中的想法“打架”,频频的和你的内在意愿作梗。仔细回想起来,走到今天这一步,你发现你做的许多决定似乎都太仓促,时不时的还会产生些自责。于是,内心的压力依然无法释解,即使是你在某个方面已经做得非常有效,甚至是非常成功,也依然觉得有压力。
          当你仍然被这种压抑所左右时,你就应该细细一想,你做的事情或工作是否非常地适合于你,若是非常地适合你就信心百倍地做下去。如果说是别人期待的,也是自己非常乐于做的,那么就应该“乐此不疲”,压力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说你的所做非常不适合你,那么,你应该主动地不背任何包袱地把他放弃。这样你就会轻松多了。
          不要被周围的纷纷议论和指责声所左右,认真想好自己认定要做的事,“做而不悔”,认真地做一回“自己”。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后,努力争取当好自己的角色,把人生的这幕戏剧演好。

    组卷:4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