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7/23 8:0:8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等纷纷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注入了活力。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目前,敦煌文物的保护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在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电脑系统及时亮起相应的红灯。管理人员会暂停该窟的开放,让它“休息”,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
蒲松龄纪念馆的纸质文物“住”进了恒湿洁净高气密展柜,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波动造成的纸质文物老化,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将可以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地保护和全面地展示。
数字化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另一基础手段。它既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
数字化还可以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为让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2020年7月,“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云平台上线,11座主要洞窟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
众擎易举,独力难成,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
2020年疫情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国家与地方文物局在不同层面搭建的网上展示平台,把大量文物背后的知识通过“五个一”(一物、一文、一技、一例、一问)的形式推向观众。同时还组织国际学者联合推出了“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开创了以空间为切入点、通过丝绸讲述丝绸之路时空规律的文物展示利用传播新模式。
借助5G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期待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也让穿越千年的文化得以永续保存,历久弥新。
(摘编自刘喆《科技助力文物保护,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人民网2020年9月3日)
材料二:所谓原生态,指的是一座文物建筑保持着从它的建造起到登录为受保护的文物止所获得的全部有意义的历史信息以及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而从受保护起,它就不允许再有实质性的改变。《威尼斯宪章》因此要求“不可以改动文物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装饰”,“各时代加在一座文物建筑上的正当的东西都要尊重”,“任何一点不可避免的增添部分都必须跟原来的建筑外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要看出来是当代的东西”。而且,它还要求保护文物建筑的“传统的环境”,也不得搬迁文物建筑等。它说:“修缮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
因此,不可以为了文物建筑的风格统一和构图完整而损害它们所携带的有意义的信息和它们的历史原真性,不允许造假古董,不允许作伪证。以假乱真是最大的错误。不要使文物建筑“焕然一新”,那将意味着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的损失。
建筑师出身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不能仅仅从建筑风格的统一、功能的合理、形式的完美等自己职业习惯的角度,去评价文物的价值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战前夕,欧洲文物建筑的重要破坏者之一就是这样的建筑师。他们热衷于在修缮文物建筑时“做设计”,把它恢复成“理想的”或“应该的”样子,或者在废墟上重建他们自以为是的古建筑。其结果是把真古董弄成了假古董,给人以完全错误的虚假的历史信息,失去了原有的文物价值。美国作家霍桑说:“翻新古迹的人,总是比毁灭古迹的人更加伤天害理。”
(摘编自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文集》) 材料三:马踏飞燕在刚出土时是残缺不全的,再加上储存、搬运不当等原因,它的损坏情况十分严重,于是被甘肃省有关部门送到了故宫博物院,交由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当时,马的颈部有很多1平方厘米左右的小洞,马头和马尾的几缕鬃毛已经脱落。尽管如此,赵先生依然感叹古人的大胆设计和精湛技艺。他在仔细查看马踏飞燕的缺损部位后,决心尽最大努力,让这件已然伤痕累累的文物珍品再现原有的风貌。
修复时,赵先生首先将整件文物清理干净。将马头、马尾脱落的鬃毛清洗到茬口见新,然后用锡焊方法连接焊实。把马颈上的残缺洞孔清理干净后,用铜和锡焊补,把洞孔填好,然后仔细磨平。有的纹饰之间有间断,修复时有些对不上了,他就用刻刀和小錾子修饰一下,使其连接通顺。修补后,赵先生又使用传统的做旧方法,做出地子及青铜的锈迹,让整个文物看不出一点儿修复的迹象。最后,赵先生看到腾空的三个马蹄的蹄心是空的,认为这可能会使马踏飞燕在展出时不太美观,他就凭借自己多年的文物修复经验,把土和一些章丹红用胶调和好后,放入马蹄蹄心填满,使之修复后看上去和马踏飞燕原来的铸模泥土差不多。
(摘编自《国家宝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为文物保护注入活力,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传统文化得以历久弥新。
B.文物价值指文物所具有的文化、科学和情感价值等,文物建筑保护既要保持它原有的平面布局和装饰,还要保护它“传统的环境”。
C.霍桑认为,翻新古迹是给文物增添了不必要的部分,并且与原外观风格统一,产生了虚假信息,这比毁灭古迹更加伤天害理。
D.出于美观的考虑,赵先生调配出与马踏飞燕原有铸模泥土相似的材料,将其三个空马蹄蹄心填满,虽技艺精湛,但这一做法欠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文物保护理念的提升可有效延长文物寿命,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是文保工作的一大进步。
B.天龙山石窟的精品文物流失海外,该博物馆多方寻求技术合作,历时六年,利用百余件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虚拟”复原了文物。
C.文物建筑修缮中制造出假古董,有可能是保护工作者陷入职业习惯误区的结果,但有目的的文物造假则是国法不容的犯罪行为。
D.由于甘肃省有关部门在马踏飞燕的储存与搬运过程中方法使用不当,导致这一珍贵文物受损严重,不得不送到故宫博物院进行修复。
(3)下列做法既能保护文物,又能重现文物昔日盛颜的一项是
A.监控敦煌洞窟,避免文物“生病”
B.借助“互动地图”创新文物展示传播模式
C.建筑师修缮文物建筑时“做设计”
D.青铜器专家赵振茂先生修复马踏飞燕
(4)修缮文物建筑与修复馆藏文物的理念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分别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组卷:16引用:8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暴风骤雨(节选)
周立波 天刚露明,屯子里远远近近的雄鸡的啼叫还没有停息,工作队的人就一个一个地出门去了。他们分头出去串门子,找小户,约好下晚回学校汇报。都带了些钱,到哪家,吃哪家,算钱给他。
小王一走进穷苦人家里,就无拘无束的,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似的。他们唠起闲嗑来。起始,赵玉林光听小王一人说,往后,看到小王懂得好多地里的事情,赵玉林寻思:“他也是庄稼底子。”这样一想,赵玉林就不拘束了。
小王名叫王春生。父亲是东北抗日联军赵尚志部队的一个营教导员,也有人说他还曾是中央北满地方党的一位区委书记。民国二十二年冬,他父亲被伪满县警察署捉住,打得快死时也问不出什么口供,日本鬼子把他和别的三百多个抗联同志一起,一个一个装在麻布袋子里。一个落雪的下晚,日本鬼子用两辆卡车,把这三百多个凝着血泥的麻袋送到冰雪封住的松花江上,挖个冰窟窿,把麻袋一个个丢进江里去了。这时候,王春生还只有五岁。
王春生十六岁那年,他妈害肺病死了。这位在千灾百难中,宁死也要把小王抚养成人的母亲,临终时眼角停着泪珠子:“崽子,你长大成人,可别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呀。”王春生从来没有忘了他爹的惨死跟妈的眼泪。他早在关里参加八路军了。七月,党动员一万二千个干部下乡去作群众工作时,小王响应了。
小王跟赵玉林去侍弄园子地。到了园子里,小王一面帮他用靰鞡草绑架子,一面闲唠嗑。起始,赵玉林尽说一些别人的事,往后才慢慢谈到他自己,他说:“民国二十一年,山东家遭了荒旱,颗粒不收,我撇下家人奔逃关外来碰运气。到了这边,没有证明书,落不下户,只好给老韩家吃劳金。扛活的人指望‘一膀掀’,就是把劳金钱一起领下来,这么的,就算是微微了了的几个小钱吧,也能顶些用。老韩家呢,却分做七八起来给。到老秋,钱早花光,啥事没办。到年一算账,倒欠老韩家一百元老绵羊票子,只好把一件山东带来的青布小衫子交给东家,作为抵押。四回劳工,数牡丹江那一回蝎虎,二十天,二十宿,没有睡觉,一天吃两顿橡子面,吃了肚子胀,连饿带冻,死的人老鼻子啦。王同志,”赵玉林抬头瞅一瞅小王:“我还能回来,真算是命大。回来那时光,媳妇领着小嘎在外屯要饭,我各屯去找,一见了我,娘儿俩哭得抬不起头来。我没有掉泪。王同志,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
整整的一个下晌,在园子里,两个新朋友悄声悄气地唠着。赵玉林把他所知道的韩老六的罪恶,都说给小王听了。
韩大棒子韩凤岐,伪满“康德”五年,就是民国二十七年,他当上村长,常常亲自提着一根大棒子到各民户去催出荷,催缴猪皮、猪血和葡萄叶子。后来,日本宪兵队长森田大郎住在他家里,他的威势就更大了。
赵玉林说到这儿,抬眼瞅瞅西边,太阳快落了。他跟小王迈过一条条垄沟,往他家里走。“韩老六的事,一半天说不完呀,”赵玉林说,声音更低些,“光他动动嘴,向森田告状,搁枪崩掉的人,本屯就有好几个。多威势呵!啊,到家了。”
“头里走,头里走。”进门时,赵玉林让着小王。
“王同志,别看这饭菜寒伧,头年还吃不上哩。”赵玉林这样说,“你们再来晚一点,咱们都得死光了。”
吃完了饭,小王交了饭钱,起身要走。赵玉林也站起身来说:“送送你。”
小王一边走,一边说起好多翻身的道理和办法,最后,谈到本屯也得斗争地主恶霸这宗事。小王问赵玉林道:“要是斗他,你敢来么?”
“咋不敢来?咱死也不怕。”赵玉林说完这话,小王双手紧握他右手,欢喜地说道:“那好,我就往回走,明儿咱们再合计。再去联络人。”小王说罢,走了。
“能行吗?韩老六能像王同志说的那样容易打垮吗?”这个思想冷丁钻进他的脑瓜子,他翻来覆去,左思右想,老是睡不着。他又爬起来,摸着烟袋,走到外屋灶坑边,拨开热灰,把烟袋点上,蹲在灶坑边,一面抽烟,一面寻思。烟锅嗞嗞地响着,他想起韩家的威势。
“就是怕不能行呵。”他脑瓜子里又钻出这么个念头。
“你害怕了吗,老赵哥?”脑瓜子里又显出小王的圆脸,满脸堆着笑问他。
“我怕啥?”赵玉林抵赖,怪不好意思。他想着,“小王说:关里关外,八路军有好几百万,尽好枪好炮。天下穷人是一家。明日咱去多联络些穷人,韩老六看你有本事,能拧过咱们!”
他进来睡时,院子里的雄鸡已经拍打着翅膀,叫头遍了。鸡叫第三遍,他就爬起来,戴上草帽,迈出大门,一直往工作队走去。小王看见赵玉林进来,赶紧起身。两个人到操场里去溜达去了。赵玉林把他昨下晚拐弯抹角,晃晃荡荡的心思,一五一十的,都告诉小王,结尾他说:“这会想透了,叫我把命搭上,也要跟他干到底。”
“革命到底。”小王快活地改正他的话。
(节选自《暴风骤雨》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春生的父亲曾是营教导员、区委书记,确有其人。
B.小王一走进穷苦人家就无拘束,善于和农民打交道。
C.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不能哭鼻子,要勤劳致富。
D.本屯地主韩老六家有“威势”,赵玉林始终极为害怕。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选取了土改工作队的小王和贫雇农赵玉林唠闲嗑、交朋友的片段,将小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
B.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十分精湛,展现了贫雇农赵玉林的思想状态,使其形象更鲜明。
C.作者补叙了小王的父亲与母亲去世的经过,通过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暗示小王的革命意志坚定。
D.小说巧妙地使用“昨下晚”“唠起闲嗑”“侍弄园子地”等方言,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3)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子“吃完了饭,小王交了饭钱”的作用。
(4)赵玉林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试依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组卷:0引用:2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景明楼上,凭栏凝视,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粗粗胖胖的树身上树皮纹路纵横交错,各不相同: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势若万马奔腾;有的形如游人,或走或站或坐。从眼前的一棵柳,到堤两边的临水柳,再到环昆明湖的无数柳,它们迎阳光,接风雨;披霜雪,报春来,①
一阵劲风,呼啸万寿山林,卷起昆明湖水,叫湖水翻腾,也使我思绪空灵。我想起了杭州西湖苏堤柳,想起遍生天山南北的左公柳,想起古文中的五棵柳……在我心里,棵棵柳树,行行柳荫,都是公在百姓,利在天下,贵在品德。眼前,②
远山的玉峰宝塔,近处的西堤之桥,脚下的漫漫长堤,响动的南水北调一渠清流,古树发新芽的满眼绿柳,③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14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共60分)
-
8.阅读下面材料所提供的情境和主人公的做法,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可以议论评价主人公的做法,也可以讲叙你所遇到的类似的情境和故事。
金庸笔下有不少侠义之士,郭靖更是家喻户晓。
襄阳一战,武功盖世的大侠郭靖及众位武林人士驻守城门,城墙下方是入侵者的千军万马,阵前则是五花大绑在木架上的郭襄,金轮法王威胁说:“郭靖,你再不开门受降,我就弄死你女儿!”此言一出,城门内将士都气愤难当。有将领表示要杀出城门,杀他个鱼死网破,有侠者表示要飞身而下,哪怕拼个肝脑涂地也要出这口气。郭靖挥手制止了身边的请战声,对着城楼下喊了一段话,他说:“襄儿,为了这满城百姓,为父今日救你不得。你是郭家的女儿不得害怕……”组卷: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