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十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4 15: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2.“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3.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4.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 蔗糖分子分解了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组卷:7引用:3难度:0.5 -
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3分)
-
17.学习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知道碳与氧气反应能够生成CO2或CO后,同学们推测木炭粉与氧化铜可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CuO+C
2Cu+CO2↑②CuO+C高温Cu+CO↑。高温
他们想验证自己的想法,请你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①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②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③产物是
【设计方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CO2可用一种常用的试剂X。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CO,学习小组同学查询了资料:CO的特征反应是CO能使某种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液变蓝。
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有铜生成 ②B中湿润的黄色试纸变蓝 有 ③C中 有CO2生成
(1)实验结束时,为防止Cu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Cu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胶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2)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缺陷,应如何改正:
(3)检验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也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观察黑色粉末是否会逐渐变红,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卷:16引用:1难度:0.6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
18.叶子同学用14.0g氯酸钾样品(样品不纯,且杂质受热不分解)和2.0g二氧化锰混合在大试管中加热,并对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在不同时刻作了记录,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试分析并计算:
(1)叶子同学共制得氧气
(2)所用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组卷:55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