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入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 化的重要一环。《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 12 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 了西 周至春秋时期 言“和”的几 种主要涵义。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 从在语词方面 有体 现,还蕴含在其整体 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 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 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这种人与自然 的亲和倾 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 集中、最完整的体现。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 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 开而衰,即悲 青春和爱情之 流逝(《摽有 梅》);见风 雨鸡鸣,则有 亲人 之盼(《风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 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刘勰 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 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 仅是 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那种 本源于周代礼乐文 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 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 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 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 情感,是不能写出的。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晏婴、子产等人都曾言“和”,但均未进入人伦亲情这一领域。儒家从孔子起提倡“中和”,包含着对人伦亲情的重视。应该说,这种重视,与《诗经》有直接的关系,不然,孔子就不会把“中和”美的思想概括在对《关雎》的评价上,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不少人认为,是孔子等提出的“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若没有《诗经》这一类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由孔子提出的儒家“中和”理论,就很可能还是一个较为空 洞、抽象的理论原则,难以化成一种深醇、亲心相通的现实感受,也很难真正成为中国古代 艺术审美的重要方式 和原则。
(毛宣国《<诗经>美学论》,有删改)(1)下列有关原文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要了解《诗经》“和”的意义,既要考虑语词涵义,又要考虑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
B.诗经 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已 非常成熟的以鸟兽草木等 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 生命共感意识。
C.刘勰所言的人 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其基础是《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方式。
D.《诗经》中包 含深刻社会人伦内涵的根源是因为其 诗歌具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 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多个方 面论证了《诗经》之“和”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意义。
B.文章通过多以 鸟兽草木起兴论证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与人伦亲情是深刻统一的。
C.文章写《小雅•常棣》《大雅•灵台》等篇目,为《诗经》包含着深 刻的社会人伦内涵提供了例证。
D.文章写晏婴、子产等人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中和”论为后世艺术审美奠定了基本原则和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歌唱兄弟友爱,渲染温馨和谐的君臣之乐的诗篇,正是《诗经》具有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的体现。
B.孔子提出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命题,恰恰反映了《诗经》“中和”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C.《氓》一文中以“桑葚”起兴,鲜明地体现了《诗经》中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 涵。
D.正是因为《诗经》等作品的艺术实践和开掘,使得“中和”理论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重要原则成为可能。组卷:35引用:8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后母的三巴掌
从6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
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后母的三巴掌”为线索,表现了后母对“我”的无限的爱。
B.文章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心理描写。
C.“腿肚儿直转筋”“直蹦高”“直钻心”等词语描绘出“我”挨打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
D.文中后母对“我”的教育方法虽然严厉,但“我”并没有埋怨她,依然理解并感激她。
(2)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以及三巴掌分别带给“我”的深刻教益。
(3)简析文中“后母”的性格特征。组卷:7引用:11难度:0.5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益以学:年少时
B.谪仙人也:贬谪
C.帝欲官白:授予官职
D.转侧宿松、匡庐间:辗转流徙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B.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D.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苏颋称赞他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
B.李白狂放不羁。玄宗下诏让他供奉翰林后仍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
D.李白晚年多舛。安史之乱中,因做永王幕僚获罪,后得郭子仪倾力相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组卷:4引用:1难度:0.7
-
9.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帮助未成年人避免沉湎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合力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②对于企业来说,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责任,③要从法律角度强化责任;④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⑤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表达法治权威;⑥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⑦多方只有携手、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治网瘾问题,给孩子们营造一片清朗的网络空间。组卷:6引用:2难度:0.8
五、作文(4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科书,又称教材、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求学生涯中,谁也离不开教科书。我们热爱教科书、敬畏教科书,有时候可能也会怀疑教科书、探究教科书……不仅如此,教科书的意义,也辐射到生活中。于是,我们看到了教科书式的人物、教科书式的操作,也认识了生活中某些“反面教科书”……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内容积极健康、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组卷:4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