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 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选出对《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293引用:1难度:0.6 -
2.阅读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284引用:1难度:0.5 -
3.选出对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287引用:1难度:0.6 -
4.《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组卷:1167引用:7难度:0.5 -
5.选出对下面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域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237引用:1难度:0.4 -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走马川行①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②,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③旋作冰,幕中草檄④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注释:①走马川:指今阜康三工河。②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③连钱:马斑驳的毛色。④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组卷:236引用:2难度:0.5 -
7.阅读下面这首诗,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659引用:3难度:0.6 -
8.选出对《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661引用:3难度:0.4 -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组卷:781引用:4难度:0.4
四、诗歌鉴赏。
-
28.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两首诗歌都是边塞诗。《雁门太守行》前两句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摧”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的①
(2)两首诗都借用了典故,请找出相应诗句并结合全诗分析它们的作用。组卷:265引用:4难度:0.6 -
29.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单车”表明此次随从不多,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孤寂。
B.“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半卷红旗”“鼓声低沉”这两处细节可以看出,面对战争,将士们斗志不高。
C.《使至塞上》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雁门太守行》中请人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D.《使至塞上》的尾联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赏和对前线战事的关心;《雁门太守行》的尾联表达了将士们哲死报国的决心。
(2)有人说“归雁入胡天”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3)李贺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感人。请简析“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色彩运用的特点及作用。组卷:154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