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教科新版六年级下册《4.7 美丽的化学变化》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我会判:

  •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解释了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判断对错)

    组卷:23引用:12难度:0.5
  • 2.塑料矿泉水瓶透明、轻便,而且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但会造成环境污染。   
     
    (判断对错)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大量的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
     
    (判断对错)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四、能力提升:

  • 9.请完成“探究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器材:滴管、碘酒、新鲜马铃薯、小刀。
    (2)探究的方法:
    ①用小刀将一个新鲜的马铃薯切开。
    ②将碘酒滴到马铃薯的
     

    ③观察是否出现
     
    ,得出结论。
    (3)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滴到马铃薯上的碘酒的数量是
     
    (填“1-2滴”或“越多越好”)。
    ②滴管
     
    (填“能”或“不能”)与马铃薯表面直接接触。
    ③使用小刀注意安全。
    (4)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马铃薯
     
    (填“含有大量”或“基本不含”)淀粉。
    (5)你知道哪些食物中的淀粉含量比较丰富,请举出例子。(至少3个)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五、拓展阅读:

  • 10.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
    在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
    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鲸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组卷: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