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5 6: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不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0分。)

  •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抗体、血浆蛋白和尿素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载体蛋白和胰岛素
    ④激素、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2.高原地区空气中氧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高原上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海拔高度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海拔高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6
  • 4.运动员在参加剧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6难度:0.9
  • 5.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3引用:32难度:0.5
  • 6.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9难度:0.9
  • 7.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可以抑制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8.北京科兴新冠灭活疫苗是目前国内接种率较高的疫苗,需要注射两次,注射后对新冠病毒的预防保护作用达到91.25%,目前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7难度:0.6
  •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7
  • 10.如图所示,表示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大致关系,其中第Ⅲ阶段病人体内出现的变化主要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11.小肠黏膜受到食物和胃酸的刺激后会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能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5难度:0.5
  • 12.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农桑辑要》是元朝司农撰写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其中描述“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此项操作与生长素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13.人体产生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侵入人体的狂犬病毒,可以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14.河豚毒素为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Ⅰ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5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 43.(一)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据图可看出,BAT细胞内的
     
    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二)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4)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5)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图所示三种方式导致的糖尿病都属于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44.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2019年,研究者对某地2007~2015年出生儿童的VarV接种率及水痘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
     

    (2)呼吸道黏膜受损者更易被VZV感染,原因是
     
    。VZV感染引发机体的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被感染的细胞统称为
     

    (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
     
    反应,是免疫系统的
     
    功能过强的表现。
    (4)图中统计结果显示,随VarV接种率的提高,水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种VarV后,B淋巴细胞的作用是
     

    (5)2014年、2015年出生儿童的接种率与发病率数据提示,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原因是第一剂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
     

    组卷:437引用:16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