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盐城中学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5/9 8:0: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组卷:38引用:3难度:0.8 -
2.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和二胡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 )
组卷:1325引用:17难度:0.9 -
3.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758引用:22难度:0.5 -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组卷:120引用:7难度:0.7 -
5.近期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存在安全隐患,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25引用:61难度:0.7 -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6引用:1难度:0.7 -
7.有一款“空调扇”既能送常温风,又能送凉风。小明了解到其内部有两个电动机,其中电动机M1,驱动扇叶送风,M2驱动机内水循环使所送的风成为“凉风”,此款风扇不会只有水循环而不送风。小明设计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组卷:3084引用:58难度:0.5 -
8.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如图甲所示)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73引用:3难度:0.5 -
9.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88引用:3难度:0.6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10题,共52分。回答问题语言要完整、简洁,计算题要写出必要的公式和计算过程,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
-
28.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红利用可调电压电源、5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滑动变阻器(30Ω,1A)、电压表和电流表、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 (A/B)端;
(2)小红收集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V;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40 0.20 0.20 0.10 0.08
(4)排除表中错误数据后可以得到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 ;
(5)小红又对实验进行了拓展,想再测某电阻Rx的阻值,发现电压表损坏,于是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电路,图中R为电阻箱;
①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流表示数为I,记下电阻箱示数R1;
②开关接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记下电阻箱示数R2;则Rx=(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若开关接b时,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小心向右移动了少许,测出的待测电阻值将 (偏大/偏小)。组卷:41引用:1难度:0.4 -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发电机 清洁能源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一种发电装置名为“空气发电机”,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发电,这项技术未来可能会对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和医疗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如图所示,这种“空气发电机”主要由微生物地杆菌产生的导电蛋白纳米线形成了7微米的薄膜构成,薄膜的底部和顶部各有一个电极。当蛋白纳米线与电极相连后,就可以利用薄膜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水分子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导致电荷在薄膜顶部聚集,利用两个电极形成的电荷差让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此外,“空气发电机”在湿度为45%的空气中效果最好,但即便在极度干燥的地方,比如撒哈拉沙漠,一样能发电,这与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空气发电机”有着明显优势,它不需要风力和太阳,在室内也能运行。不过这种“空气发电机”产生的电量十分有限,单个设备只能产生约0.5V的持续电压,电流密度约为1.5×10-2mA/cm2(电流密度的大小表示单位截面面积的电流),因此需要多个设备一起运行才能实现供电。
(1)“空气发电机”电极的材料应选用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图中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则“空气发电机”的上电极片应为 (正/负)极;
(3)下列关于“空气发电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发电机”主要由微生物地杆菌构成
B.“空气发电机”不可以在室内运行
C.“空气发电机”工作时将水分子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
D.“空气发电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4)“空气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将 (化学/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若让200个薄膜为40cm2的“空气发电机”同时工作,10天产生的电能供给标有“2.5V,0.72W”的小灯泡工作,可供 盏这种灯泡正常工作1小时。组卷:6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