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书写与审美(5分)

  • 1.用楷书抄写下列名言,注明出处,注意标点正确行款工整美观。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组卷:1引用:2难度:0.8

二、阅读与理解(22分)

  • 2.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文•邓琮琮
    ㅤㅤ1921年,碧波万顷的地中海。
    ㅤㅤ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深蓝色的海面上跃动着鳞片状耀眼的光斑。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ㅤㅤ“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ㅤㅤ“地中海!”
    ㅤㅤ“为什么叫地中海?”
    ㅤㅤ“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ㅤㅤ“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ㅤㅤ年轻的母亲一时语
     
    ,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
     
    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儿:
     
    海水之所以呈蓝色
     
    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ㅤㅤ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这位以发现
     
    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ㅤㅤ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对母子之后,拉曼忽然对自己的解释产生了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
     
    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
     
    一震。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
     
    ,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ㅤㅤ拉曼回到印度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首先,他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接着,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它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原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原理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蓝色,而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他发现的这种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ㅤㅤ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使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ㅤㅤ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子的故事,在不断地提醒人们: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已知”的“未知”之中。
    (1)给加点的汉字标注正确的音节,写在横线上。
    (2)照样子积累词语。
    阳光融融
     

    暖风徐徐
     
      (第3、第4个字重叠)
    愧疚
     
    (与心理活动相关的词语)
     
    (含两个“不”的四字词语)
    (3)根据故事情境给文段中横线里标注正确的标点符号。
    (4)关于“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下列回答正确的两项是
     

    A.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B.拉曼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
    C.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蓝色,而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这种光穿过不同物质产生的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D.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原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原理完全相同,因此,海水呈现蓝色与天空的颜色有关。
    (5)如何理解文中画“       ”句子,并举一例来说明。
     

    组卷:37引用:1难度:0.5
  •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ㅤㅤ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ㅤㅤ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2)根据词的内容,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浙东之地,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真是美好的地方!
    B词的上阕作者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浙东之美。
    C这首词的下阕充满哀伤和悲情,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3)积累不同种类的诗文各一句。
    (关于送别)
     
     

    (关于春天)
     
     

    组卷:44引用:2难度:0.6

三、积累与赏析(21分)

  • 4.读文段,看拼音,在横线上书写正确的词语。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níng rán)
     
    的双眼前过去;我(chá jué)
     
    他去得匆匆了,伸了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líng líng lì lì)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liū zǒu)
     
    了一日。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三、回顾语文学习生活,判断对错,对的画“√”,错误的画“×”.(10分)

  • 5.《北京的春节》是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如“元宵节”这一天,作者略写放花炮、吃元宵,重点描绘了“处处悬灯结彩”的场面,这样描写,能使人感受到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日子“美好而快乐”。
     
    (判断对错)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6.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文章通过人物语言描写,形象刻画了李大钊先生一心考虑革命需要,不顾自身安危,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判断对错)

    组卷:4引用:1难度:0.7

四、语言文字运用(27分)

  • 18.语文生活实践。
    小学就要毕业了,我们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内心感慨万千。请写下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有题目,至少写八句。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五、思考、想象与表达(25分)

  • 19.完成习作。
    主题:守护健康  人人有责    题目:自拟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假设你是一个充满活力、喜欢热心帮助别人的小狗飞飞,你的主人是小华一家人。还有小华家的一只猫,它的名字叫石头将军,你们与小华家族的其它动物并肩作战,经历重重困难,终于制服了病毒,让它不在做坏事,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健康卫士,守护人类绿色安宁的世界。发挥想象,自拟题目,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好这个离奇的故事,不少于450字,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组卷:10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