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一中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6/1 8:0:9
一、(共18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弛感”在中文社交媒体火起来是去年的事情,( )一位微博网友的见闻。她在飞机场看到一家人出门旅游,孩子证件出问题,母亲便陪着他回家了,剩下的家庭成员虽然因为托运行李挂在母亲名下全部被退回,也没有一个人情绪失控,正常出行。
网友把这种面对失控的事态还能( )的心态总结为“松弛感”,引起广泛的羡慕和共情。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然而很多表面松弛的内里是加倍紧绷。到头来,从追求“松弛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松弛两个字说再见了。
“松弛感”也好,“钝感力”也好,“精神内耗”也好,心理学流行词汇的背后,我们似乎总在给生活里淤积的隐痛找个( )的答案,把自己套进理论框架去寻找正确的姿态,结果不过是又叠加了一副枷锁,反而积累出更多怨气。对于普通人来说,想痛苦就痛苦,想焦虑就焦虑,又( )不是一种松弛。
(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起源于 泰然处之 一本万利 何尝 B.来源于 安如磐石 一本万利 未免 C.起源于 安如磐石 一锤定音 何尝 D.来源于 泰然处之 一锤定音 未免
A.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乃至生活方式。
B.经过大半年的发酵,使“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乃至穿搭风格、气质范本。
C.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穿搭风格、气质范本以致生活方式。
D.经过大半年的发酵,“松弛感”已经从家庭关系领域扩张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形容词,从心理学流行词变成了生活方式以致穿搭风格、气质范本。组卷:29引用:2难度:0.5 -
2.下列有关“浪漫主义”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发展数字经济,我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我国网民数量突破10亿,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数字经济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进而言之,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发展奠定基础,而我国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数据挖掘和数据开发潜力巨大。我国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人—网—物”互联体系和泛在智能信息网络,这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数字化”和“产业化”双向融合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是数字产业化,即推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另一方面是产业数字化,就是将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产生“化学反应”,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提升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水平。单纯依靠传统监管手段,很难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识别和评估。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管,以便有效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摘编自李拯《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战略选择》)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作用愈加凸显。《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3.3万亿元,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立法,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相关法律制度,抓紧补齐短板。
与此同时,多地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促进型立法。3月1日,《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9月1日,《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施行,该条例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突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技术创新。这些地方促进型立法,鼓励、引导、包容、审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既体现了先试先行的创新性、引领性,也有利于地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为从国家层面针对数字经济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立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摘编自孙云清《完善立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8日)材料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达18.70%。“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社会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年龄的增长绝不意味着老年个体要被边缘化。事实上,数字经济新业态能够帮助社会形成积极的老龄观。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移动终端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数字设备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许多老年人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网上购物,完成社保登记等;很多老年人能够利用社交软件更好地进行交流,如组成老年旅行团、广场舞团等。
数字经济业态提升了养老服务的水平。当前,一些企业开始探索“智能十养老”模式。比如一些社会福利院与企业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老年看护应用设备,通过设置智能养老床位、无接触智能看护设备等,实时监测老年人的活动状态、血压、心率等,及时根据数据提供相应的服务,显著降低了看护风险,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安全指数。
(摘编自宁静、盘和林《让数字经济实现“及人之老”》,《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4年-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突破30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16年超过30%。
B.2014年-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年增量逐年增加,规模和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接近40万亿元。
C.2020年,就五大洲数字经济规模和增速而言,美洲规模最大,但增速不高;亚洲规模居第二,增速最高;非洲规模最小,增速为负值。
D.“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社会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发展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产业化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有助于推动产业革新,因此企业既要抓数字产业化,也要抓产业数字化。
B.《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于2021年1月出台,该规划分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五个部分。
C.浙江、广东两省于2021年各出台了一部数字经济促进型法规,这两部法规虽体现出创新性、引领性,但缺乏综合性、系统性。
D.现在在我国,人工智能通过数字设备让老年人享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他们的生活更安全了,更便利了,更丰富多彩了。
(3)下列选项中不能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规模大、数据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B.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C.强化传统监管手段,应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
D.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立法。组卷:16引用:2难度:0.5
五、(10分)
-
9.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群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女子形象,并常常借助人物所做的诗句来表现她们的品质特点。
如薛宝钗咏柳絮:“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葬花:“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史湘云咏菊:“萧疏篱畔科头①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注】①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贾探春咏菊:“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红楼群芳虽然都凋零了,但她们的形象、品格却依旧值得品味。你认为以上哪种品格是当下女性最应该拥有的,请结合诗句试做分析,100字左右。组卷:13引用:2难度:0.5
六、(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年初开播的国产动画剧集《中国奇谭》火了,其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我想离开浪浪山,是不是该出去闯闯?”这句小猪妖的台词更是戳中了很多人柔软的内心。其实我们都是那只想要脱离现状的小猪妖。浪浪山是我们每个人不甘心又不敢轻易离开的所在。
“被困在浪浪山里一心想要出去,可是浪浪山外面的世界就一定不是浪浪山吗?”
“我知道浪浪山那边还是山,可是我还是想去看看。”
“山后面是什么,你不用告诉我,我要自己去一趟,是什么我都会甘心。”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