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六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发布:2024/12/11 11:30:2
一、选择题(3×10=30分)
-
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组卷:340引用:2难度:0.7 -
2.《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中最早记载无理数的著作,书中指出:“若开之不尽者为不可开,当以面命之”,作者给这种开方开不尽的数起了一个专门名词——“面”.例如面积为7的正方形的边长称为7“面”,关于7“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4引用:4难度:0.8 -
3.计算0.1252021×(-8)2022的结果是( )
组卷:51引用:2难度:0.6 -
4.计算a2(a+1)-a(a2-2a-1)的结果为( )
组卷:467引用:1难度:0.8 -
5.若a-b=5,ab=-6,则a2-3ab+b2的值为( )
组卷:1442引用:8难度:0.8 -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组卷:124引用:2难度:0.8 -
7.如图,小明在以∠A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ABC中用圆规和直尺作图,作出过点A的射线交BC于点D,然后又作出一条直线与AB交于点E,连接DE,若△ABC的面积为4,则△BED的面积为( )
组卷:324引用:7难度:0.7
三、解答题(8+8+9+9+10+10+10+11=75分)
-
22.如图,在等边△ABC中,AB=9cm,点P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出发沿BA边向A点以5cm/s速度移动.P、Q两点同时出发,它们移动的时间为t秒钟.
(1)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BP和BQ的长度:BP=,BQ=.
(2)若点Q在到达点A后继续沿三角形的边长向点C移动,同时点P也在继续移动,请问在点Q从点A到点C的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4:5两部分?
(3)若P、Q两点都按顺时针方向沿△ABC三边运动,请问在它们第一次相遇前,t为何值时,点P、Q能与△ABC的一个顶点构成等边三角形?组卷:1156引用:6难度:0.1 -
23.问题情境:
(1)如图1,∠AOB=90°,OC平分∠AOB,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并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E、F,过点P作PN⊥OA于点N,作PM⊥OB于点M,请写出PE与PF的数量关系 ;
变式拓展:
(2)如图2,已知OC平分∠AOB,P是OC上一点,过点P作PM⊥OB于M,PN⊥OA于N,PE边与OA边相交于点E,PF边与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F,∠MPN=∠EPF.
试解决下列问题:
①PE与PF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为什么?
②若OP=2OM,试判断OE、OF、OP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组卷:843引用:6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