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10/12 2:0:2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28日,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
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我国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第一,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秋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图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第三,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第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对于部分人士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表示,人类的一部分事务性劳动逐渐山机器来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这样的替代,也不纯粹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所带来的,还包括其他技术。不过,在很多领域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更多的是新型技术和行业如何更深度她融合。”李春平说。
(摘编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扩散,专家称仍要坚持务实发展》,有删改)材料二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情况
[注]e( estimated的缩写):预计的,估算的
(数据源自(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材料三 开源化浪潮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的主战场,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对此,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表示:“到了智能化时代,想把事情往前推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人工智能的基础首先是最基本的大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怎么开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大家才都能运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更好协同起,形成良好的M发展生态。其次是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大家的行为。最终还是要行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要标准化,把一些标准制定出来,这个行业会形成更大的突破。另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制定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拿无人汽车来说,自动驾驶这个环节,已经涉及法律法规。一旦法律法规跟上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会更加快速。”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合伙人梁守星坦言。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有删改) 材料四 韩国信息通讯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350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已从2015年的2.8年缩短至1.9年;而韩国则原地踏步,仅由2015年的2.4年减为2.3年,已被中国反超。报告指出,韩国仅仅依托个别企业投入,政府至今尚未主导设立任何人工智能研究所,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投入的预算也只有1630亿韩元,仅相当于中国的2.7%。
前几日,特朗普公开挑起中美贸易战,向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总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关于中美的AI竞赛,比尔•盖茨在接受CN采访中说,虽然中国AI发展迅速,扶持力度巨大,但中国在AI方面并不能超越美国。现 Alphabet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则表示:在未来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A技术有望快速赶超美国,成为核心驱动力。由于美国的崛起也是源于新科技的诞生,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在M领域超越美国,将有可能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互联网,有改)(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些年一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B.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想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首先需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C.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D.与中国相比,韩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发展相对迟缓,其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还是一片空白。
B.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2018年将会掀起一个发展新高潮,预计产业规模将达到200亿元,预计增长率将超过50%。
C.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失业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担忧,有人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一些事务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D.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埃里克•施密特,他们都承认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至于
将来能否超越美国,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
(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2引用:4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多年形成的压缩性、复合性、累积性环境问题,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根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逐步解放,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
(摘编自《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材料二:
(摘编自《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 材料三: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各级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视,但是在一部分地区,环保执法却变了形,歪风邪气助长了新的“形式主义”。
要破除环保执法当中的“形式主义”,首先要从思想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主观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些部门和地方的环保执法人员抱着“但求无过、少做少错”的态度,对待工作采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方式以及敷衍塞责、能推就推的方式。接到群众举报到达现场做做样子,也就是所谓“执法”了严重侵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同时,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织密对执法人员的刚性制约。加大对不作为等“形式主义”的惩治力度。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杜绝环保执法当中的“形式主义”。
(摘编自《破除环保执法当中的“形式主义”》) 材料四: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以绿色理念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郝吉明教授等9位知名专家成立咨询组,与“PM2.5特别防治小组”合作,增强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性。综合利用覆盖全市的国、省、市、乡镇、微型等空气质量监测点,建立大气环境管理平台,全天24小时根据气象变化适时调度,增强治理的精准性。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新媒体等媒介,全面宣传强化攻坚行动,引导公众参与,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发现的环境违法案件。深化扬尘污染治理,严格实施“以克论净”考核办法,加强道路扬尘治理,投入1亿多元购买吸尘设备,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洒水、清扫车辆7900多台,全天作业;对工地扬尘实施“8个100%”精细化管理,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提升工地扬尘治理水平;实施城乡接合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无人机空中巡检、地面督查联动机制,对全市扬尘源进行全时空、全区域督导检查。
(摘编自《郑州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促进》,《中国环境报》2020年4月1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图一看,公民环保行为多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他人,监督他人的意识,主动劝阻他人的环保行为较少。
B.从材料二图二看,当前我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责任感,法律法规要求的因素占比最小。
C.从材料二图二看,受访者中选择“随大流”的比例也比较高,说明公民在生态环境行为实践中存在从众心理。
D.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让法律法规、舆论和群众监督共同发力,就能破除环保执法中的“形式主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当前的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不稳固,这主要是因为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
B.我国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从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
C.聘请专家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建立大气环境管理平台、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等,都体现了科学治理的理念。
D.郑州多管齐下治理扬尘污染,不仅加强道路扬尘和工地扬尘治理,还利用无人机巡检扬尘治理情况。
(3)我国当前的环保工作面临哪些积极条件和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组卷:2引用:2难度:0.7
二、文言文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个题。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浮梁可夺。”契丹信之,尽锐来战。元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西人苦之,共谋为乱,三族酋长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元福与晖出威州土桥西,遇彦超兵七千余,邀晖行李。元福转战五十里,杀千级,禽三十余人。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后周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B.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C.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D.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师”即“还师”,指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作战的军队胜利归来,文中的后周世宗并未打胜仗,只是把军队调回来。
B.“麾下”指将帅的大旗之下,也可以借指部下,还可引申为对将帅的敬称。此处的“麾下”与下文“以麾下骑”均指部下。
C.“节度”即节度使,是唐代始设的官名,它的职责是统管所辖地区的军政大权,初仅设于京畿附近,后边境也相继增设。
D.“开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年号纪年的先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元福作战英勇,奋不顾身。他在澶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所向无敌,得到后晋少帝的高度评价。
B.药元福敢用奇兵,出其不意。他与李守贞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力排众议,迎风出击,打败了敌军。
C.药元福处险不惊,沉着应战。敌军人数众多、占据地利,他毫不慌乱,自告奋勇主动出战,率部进军出击,击溃敌军。
D.药元福知己知彼,分析精准。后周世宗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打算退兵,药元福了解敌我形势,并做出了准确判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②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组卷:55引用:13难度:0.4
六、语言文字应用
-
8.下面文段有5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10月20日11点18分,①在银川始发的动车组试验列车到达西安北站,②标志着西银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③西银高铁线路全长约618公里,④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千米,⑤全线共设车站20处,⑥计划今年年底建成通车。⑦届时,从西安乘坐火车到银川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小至3小时左右。⑧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网,⑨西银高铁开通运营后,⑩将成为围绕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和以银川为中心的沿黄城市带之间的便捷通道。组卷:32引用:9难度:0.6 -
9.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组卷:35引用:18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