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诺贝尔杯”八年级(下)竞赛科学试卷
发布:2024/7/16 8:0:9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
1.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2.以下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图中一系列圆表示声波的传播情况,A点表示飞机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5 -
3.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组卷:22引用:5难度:0.5 -
4.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5.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现有二种说法:
①在不考虑大气层影响下,由于太阳半径比地球半径大,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
②由于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会使昼半球稍大于夜半球,
则以上二种说法( )组卷:47引用:2难度:0.5 -
6.两个或多个同种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
组卷:39引用:4难度:0.7 -
7.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年) 0.241 0.615 1.0 1.88 11.86 29.5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8.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
组卷:57引用:5难度:0.5 -
9.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5%,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2%,分别取等质量的这两种物质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 )
组卷:26引用:2难度:0.5
三、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共30分)
-
28.有人设想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永久性定居点。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途中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106L左右,假定从地球飞往火星需要7个月时间。(下列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1)若飞船上只有4名志愿者,请计算他们从地球到火星的途中,理论上大约需要氧气多少吨?(空气的密度是1.29g/L)
(2)有人提出一个在飞船上供氧的方案: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同时产生的氢气还可以作为飞船的燃料,请计算一下产生相应氧气需要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
(3)也有科学家提出在飞船内种植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与电解水相比这种方案具有的明显优势是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9.某溶液的密度随深度h(以厘米为单位)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为:ρ=ρ0+k•h,式中ρ0=1克/厘米3,k=0.01克/厘米3.现向该溶液中放入两只用一根10厘米长的细线连在一起的小球A和B,每只球的体积为V=1厘米3,其质量分别为mA=1.2克和mB=1.4克。而且两个球在溶液中都处于悬浮静止状态,线是拉紧的。
求:(1)此时小球A所处的深度hA。
(2)此时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T。组卷:1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