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昕宏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6/4 8:0: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按序号填写在题后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9 -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3.下列材料是合成材料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组卷:30引用:13难度:0.7 -
5.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
颜色 红 橙 绿 蓝 紫 pH范围 1~3 4~5 6~7 8~10 11~14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6.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9 -
7.下列对几种有机物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6 -
8.“宏观辨别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9.微观视角认识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组卷:117引用:1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0分)
-
27.实验室有A、B两个敞口放置的内盛半瓶碱石灰(碱石灰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小花、小兵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对这些碱石灰的成分进行下列探究。
【探究讨论1】
(1)碱石灰是一种常用干燥剂,但它不能用于干燥
(2)他们一致认为这些碱石灰暴露在空气中肯定已变质,但变质的程度不知,于是取A瓶中的适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烧杯外壁发热。
【结论】则A瓶中的碱石灰
【探究讨论Ⅱ】
(a)他们又取B瓶中的部分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也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但烧杯外壁无明显的热感。
(b)为进一步确认B瓶中碱石灰的变质情况,他俩将(a)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和白色沉淀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进步探究。
【猜想一】小兵猜想滤液中的溶质组成可能是:
①NaOH ②Ca(OH)2 ③Na2CO3 ④Ca(OH)2和Na2CO3 ⑤NaOH和Ca(OH)2 ⑥Na2CO3和NaOH
【交流讨论】小花认为小兵的猜测中
【活动探究】小花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甲.取少量滤液加入足量的CaCl2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 乙.将甲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未变为红色
【猜想二】小兵猜测白色沉淀是 ①CaCO3 ②CaCO3 Ca(OH)2
【交流讨论】小兵根据小花的实验结论得出自己对白色沉淀的猜测中
【结论】则B瓶中的碱石灰
【启示】盛放化学药品的试剂瓶,在使用后应立即组卷:53引用:1难度:0.4 -
28.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
②Mg(OH)2、MgCO3都受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猜想 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 ① 二氧化碳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①不成立 ② 氧气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成立 ③ 氢气 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
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猜想③成立 ④ ⑤ 甲烷
【作出猜想】小明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
猜想A.Mg(OH)2
猜想B.MgCO3
猜想C.
【进行实验】
(1)定性测定白色不溶物的组成:由实验Ⅰ可推断猜想A不成立,则实验Ⅰ方案为:
(2)定量测定白色不溶物的组成:
①实验Ⅱ: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若盐酸浓度为10%,则所用盐酸的质量至少是
②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则该不溶物的组成和质量为组卷:3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