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关于生物的生命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正确的选项是(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
    ④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3.谚语“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中,促进竹笋生长的生态因素是(  )

    组卷:274引用:27难度:0.5
  • 4.下列关于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5.上观冬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C等,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加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冬桃的果肉主要属于(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6.发芽率达到90%的种子才能达到播种要求。如下表是某农科所测定某批种子发芽率的实验记录,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种子总数(粒) 100 100 100 100
    萌发数(粒) 86 89 96 97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 7.将单细胞喇叭虫切成①、②、③三部分(如图),结果只有②存活。说明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

    组卷:407引用:17难度:0.5
  • 8.过年家里吃的恰恰香瓜子,不论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发芽,这是因为(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30空共60分)

  • 24.“十四五”期间,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成为一项重要目标,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宜阳县花果山碾沟村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培育优质蓝莓,走上了独特的绿色发展道路。如图是蓝莓叶片三大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该生理过程在蓝莓叶片细胞的
     
    (填结构)中进行,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2)图中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3)与过程A相比,蓝莓叶片中的过程C能够利用
     
    把二氧化碳和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
     

    (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各提一条建议。
    ①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5.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数量的关系”,橙橙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三段枝叶相似的枝条,A段保留全部叶片,B段去掉大部分叶片,C段去掉全部叶片;
    ②在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在清水液面上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
    ③把枝条分别插入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
    ④将装置置于相同环境中照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
    ⑤用量筒分别测量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计算实验前后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并记录。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①中“A段保留全部叶片,B段去掉大部分叶片,C段去掉全部叶片”的目的是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组为对照组。
    (2)在锥形瓶中加入油滴的作用是:
     

    (3)预判实验结果和分析,若三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不同,则说明:
     

    (4)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举一例说明: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