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三方评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数据是评估的基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给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的数据管理、可视化分析和可视化预测,而且也可拓展第三方评估扶贫数据来源渠道,丰富数据内容,为评估结果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应改变以往单纯将贫困户和村干部作为访谈主体的方式,将访谈对象扩展至引导员、非抽样村民、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员,同时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算法功能,归纳不同访谈主体之间的联系,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拓展数据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可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扶贫业务部门的数据,结合多方数据作出精准评判。比如通过社保部门的医疗报销记录和教育部门的教育帮扶记录等数据资源的交互,第三方可获取贫困户医疗救助和教育帮扶内容,此种方式既可核实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的准确程度,又可实现基础数据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为第三方评估政府扶贫成效提供数据证明。
          第三方评估应当集合所收集的数据,构建随贫困人口不同阶段而变化的动态数据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排列组合不同名义的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手段,深度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联系,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做出直观的科学评价。例如在医疗帮扶中,结合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数据测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潜在农户的数量,为第三方评估政府医疗帮扶工作提供事实证明。
          除此之外,还应当利用大数据建模与解读的技术优势,增加对多源大数据的分析对比、多元与多主体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数据动态跟踪等模块,提高对扶贫数据的应用能力。通过这些手段可从扶贫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致贫原因和贫困需求,辅助政府构建精准帮扶匹配模型,为贫困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大数据技术的关键性应用价值在于分析预测。对于推动贫困人口持续性发展而言,第三方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状况,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综合运用分析手段前瞻性地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让政府及时精准地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此外,第三方评估要在大数据预测技术基础上研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为政府完善自身工作和制定扶贫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陈冠字、张劲松《弥合数据、精准、扶贫之间的链接缝隙——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大数据运用及发展》)材料二:
          在湖南安化,黑茶产业摆脱粗放生产模式,走出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在安徽长丰双河社,“稻虾共养”产业扶贫模式让村民腰包更厚实……精准,是一个又一个中国脱贫故事背后的关键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成为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正是因为精准扶贫方略坚持以“实”字当头,各项政策红利才能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从而保证脱贫攻坚顺利实施。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只有贯彻精准扶贫方略,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扶贫举措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在这个意义上,“精准”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论之一,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宁夏,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被称为当地扶贫办的“数据中心”,他掌握的数据能具体到贫困户了几只羊、种了几亩马铃薯。在全国各地,如此用心的扶贫干部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正是因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精准扶贫方略背后,是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是无数扶贫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他们是新时代的卓越画师,精心用心,耐心细心,时时刻刻为困难群众着想,才绘出脱贫奔小康的锦绣画卷。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攻城拔寨,精准扶贫方略的意义和影响也在走出国门,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在泰国孔敬府,当地官员借鉴参考中国脱贫经验,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结对子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制定个性化脱贫方案。2018年,“精准扶贫”等理念被写入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彭飞《精准扶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比较分析各种数据,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拓展对贫困人口访谈信息数据的广度和深度。
    B.如果数据不能共享,乡村医生入户走访和社保部门医疗费用报销统计的数据将很难被第三方折有,就会影响评估的事实证明。
    C.第三方评估能通过访谈直接为贫困人口提供帮扶,也能在大数据预测技术基础上研究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方案。
    D.中国幅员辽阔,贫困问题复杂多样,各地的扶贫方式难以相互借鉴,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实施精准扶贫。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全方位采集准确的数据样本,构建多样化的数据模型,就可实现对扶贫进程的动态监管。
    B.预测贫困趋势、脱贫能力和返贫风险,需要动态追踪贫困人口发展现状,并将其数字化和镜像化,综合运用分析手段进行研究。
    C.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中要能成为“数据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为困难群众着想。
    D.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不但能使中国实现脱贫目标,也能为联合国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H省从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三个层面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考核依据,内容涵盖9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数据。
    B.运用GPS定位系统进行实时定位和位移追踪,依靠录音,拍照,摄像等采集手段记录相关信息,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地区情况。
    C.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闽宁镇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培育宁夏著名商标4个,全年特色农产品消费扶贫额达6.8亿元。
    D.山西娄烦县静游镇新庄村是一个偏远乡村,政府安排10名扶贫干部深入其中,进行耐心细心的工作,转变了贫困户的思想。
    (4)材料二中所举的三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
    (5)政府应该如何根据第三方评估实施精准扶贫?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组卷:12引用:5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棚车
    苏童
          祖母五十多年没坐过火车了。祖母把火车叫做棚车,她说,现在的棚车比以前好多了,都说现在的棚车上每人都有座位,没想到是这么好的座位,都是皮沙发呀。姐姐说,什么皮沙发,其实就是椅子上蒙了一层人造革。祖母说,人造革比皮沙发还光滑呢,那人造革不比猪皮牛皮强?你没坐过以前的棚车,以前的棚车上连硬板凳都没有,现在,现在的棚车比以前好到天上去啦,你还撅着嘴?你还嫌挤?
          姐姐不知道祖母为什么把火车叫做棚车,祖母的解释听上去振振有词,她说,我没有说错,你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我五十年前就坐过火车啦!姐姐仍然不明白,而且她始终觉得棚车这个字眼听上去很可笑。
          姐姐对以前的老掉牙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她听见祖母絮絮叨叨地向邻座说着五十年前的往事,姐姐不想听,但她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五十年前的一列火车,火车在遍地的炮火弹雨中驶过原野。火车的木棚里站满了衣衫褴褛面如菜色的难民,其中包括青年时代的祖母。她的背上还驮着一只装满小鸡的篓子。姐姐无法想象祖母当时的心情,但她能够准确地想象那篓小鸡惹人喜爱的模样,它们肯定是鹅黄色的毛茸茸的,它们叽叽喳喳地挤在祖母的篓子里,一定可爱极了。
          那篓小鸡呢?姐姐突然抬头问祖母。
          小鸡能怎么样?死了几只,活了几只,公鸡卖了,母鸡留着生蛋。祖母朗声笑起来,她在姐姐腮上拧了一把。傻孩子,鸡能怎么样?又不是人,能活上五十年吗?
          姐姐觉得祖母根本没有说出小鸡的故事,祖母总是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她都不记得了,没意思的事情却说个没完。姐姐忍不住抢白道:只有人才能活五十年吗?那可不一定。
          祖母灿烂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祖母最恨的就是姐姐跟她顶嘴,她的干瘪的嘴唇嚅动了几下。姐姐记得祖母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生她气了。祖母不高兴的时候,她的头会向左侧轻轻摆动,不停地摆动,它让姐姐想起了祖母房间里的那只老式挂钟。
          祖母叹了口气说,出门在外不容易呀。祖母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又移向邻座,邻座含笑点了点头,但随后他就拿起报纸挡住了自己的脸。
          姐姐看见祖母脸上掠过一丝惘然之色,她的白发苍苍的头部又开始向左侧轻轻摆动起来。挤什么?一点也不挤!祖母又说。姐姐知道祖母这会儿又想与她说话了但姐姐心里也在生祖母的气,她故意侧转脸去望着窗外。
          祖母一时找不到人说话,便从篮子底部摸出一叠锡箔,后来祖母便专心致志地叠起元宝来了。
          一个老妇人拎着一只大篮子从车厢那头过来,一路搜寻着座位,谦卑的笑容像一朵凋谢的菊花,她走近祖母身边时眼睛兀自一亮,就像找到了亲人。姐姐看见了她篮子里的东西,与祖母的一样,也是一篮锡箔叠成的元宝。
          我这儿不挤,坐我这儿吧。祖母盯着老妇人的篮子说。事实上祖母看见那个老妇人时眼睛也亮了,姐姐说姐姐说两蓝子锡箔元宝成了什么联络暗号,她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老妇人与祖母挤坐在一起,而且是祖母主动地为对方腾出了一半位子。
          清明啦,该上坟啦。老妇人说。
          可不是吗,我是回老家上爹娘的坟,祖母说,我五十年没回老家了,老家里也没什么人了。本来不想回去,可前一阵做梦,梦见我爹娘坟上的草枯了,树上的叶子掉光了。醒来一想,是不是爹娘没钱花了呢,五十年啦,爹娘从来没向我要过什么,这回想起我来啦,想起跟我要钱花啦。
          于是,祖母和老妇人兴致高涨地谈起清明的事。我姐姐说她在一旁听得又好笑又生气。忍不住奚落了一句。
          祖母停止了叠锡箔的动作,她用罕见的严厉森然的目光盯着姐姐,眼睛里渐渐地闪出怒火,姐姐便慌乱地低下头去,低下头去嗑瓜籽。
          姐姐咯嚓咯嚓地嗑瓜籽,火车就轰隆轰隆地往前开。
          火车就轰隆轰隆地往前开,火车将把我祖母送到我曾祖母的坟茔边,送她去上坟。
          火车开到我老家大约要九个小时,对于我姐姐来说,这段旅程已经变得乏味而难以忍受,姐姐的耳朵里灌满了她讨厌的闲言碎语,鼻子里则钻进了任何人都讨厌的脚臭味。祖母对此浑然不觉。祖母恰恰变得愈来愈活泼了,因为她发现自己渐渐成了半节车厢几十个人的中心,有人干脆就跑过来站在祖母身边,竖起耳朵听她说阎王爷抓人的故事。他们像木桩一样坚固地立在我祖母四周,有的张大了嘴满脸惊悸之色,有的窃窃私笑,只有一个男人对我姐姐说,你推什么推呀?这儿热闹就站这儿,坐火车闷,听她们说说解个闷嘛。
          姐姐突然急中生智,她扯着嗓子对我祖母喊,奶奶,下车啦!我们到啦!
          要知道我祖母坐火车最担心的就是下错了站,最担心的就是火车到站时她不知道。我姐姐后来向全家人描述人群散开的情景时得意地笑了。我们认为那是一次有趣的旅程,可是我姐姐并不这么看,她说,那叫什么坐火车。坐的简直就是,棚?对,就是棚车,棚车。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既有“我”的视角,又有“姐姐”的视角,两种叙述视角的界线朦胧又模糊,有时甚至交叉重叠在一起,形成了饱满的艺术张力,相比单一视角,更为耐人寻味。
    B.小说描写了拿起报纸挡脸的邻座、拎着一篮锡箔元宝找座位的老妇人、围在祖母身边听故事的乘客等人物,这符合姐姐赌气不语时的观察,也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车厢场景。
    C.小说通过“咯嚓咯嚓”和“轰隆轰隆”声音,巧妙地表现了被祖母用“严厉森然的目光”盯过后,姐姐内心的既慌乱又不满,以及对祖母眼里“闪出怒火”的屈服。
    D.小说写祖母很高兴自己成为半节车照的中心和围绕在祖母身边的乘客,与鲁迅小说中对看客的指写算为出高节车原组行问隐胞流露出姐的讽刺与批判发人深省。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看法与姐姐不同,因为“我们”各自从她的讲述中听到了有意思的事情。
    B.姐姐的话与开头照应,暗示通过这次经历,姐姐理解了祖母称火车为棚车的原因。
    C.作品以一个反问和一次反复表达姐姐的激烈情绪,表现出她对出行的不满和抱怨。
    D.小说以姐姐的话作为结尾,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3)小说着意描写姐姐想象中“小鸡惹人喜爱的模样”,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有经验的小说家在创作小说时总是善于‘截取’‘选择’,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却可以窥见整个人生。从而做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以一斑而窥全豹。”如欲以“有限与丰富”为题写一则评论来赏析小说对祖母形象的塑造,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组卷:29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行军途中,红军将士常常以苦为乐。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      ,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精华,并以其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全中国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长征在全国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       ,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长征途径之地,红军放手发动群众,群众革命热情汹涌澎湃。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征精神,是坚强堡垒,是有力支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       ,使之成为鼓励广大人民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实践的不竭精神动力。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
    (2)请用三个判断句概括第二段中关于长征的意义。每句不超过10个字。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如图丰子恺的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假如你的母校春风中学,要在初一年级召开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拟请高考结束后的你在初一年级全体家长会上发言。请根据漫画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6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