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组卷:40引用:2难度:0.8 -
2.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组卷:57引用:8难度:0.9 -
3.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画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9 -
4.2020年在居家抗疫中,可用浓度75%的酒精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08引用:8难度:0.5 -
5.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组卷:46引用:1难度:0.9 -
6.下列对物质的性质判断错误的是( )
组卷:264引用:4难度:0.2 -
7.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组卷:10引用:5难度:0.9 -
8.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化学家是( )
组卷:25引用:6难度:0.7 -
9.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是1:4,这是指它们的( )
组卷:23引用:7难度:0.9
五、科学探究题(共16分,无特殊标注则每空一分)
-
28.小明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1)由实验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反思】
(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同种催化剂还有
(5)写出实验编号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6)用一定量氯酸钾制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加入了等质量的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总量组卷:44引用:2难度:0.5 -
29.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
Ⅰ、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Ⅱ、光亮的镁条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
Ⅲ、镁条与二氧化碳反应有黑色固体生成。
【提出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1)猜想①:氧气
猜想②:
猜想③:二氧化碳
猜想④:水蒸气
小明认为猜想③和猜想④都不合理,原因是
【实验一】镁条与氧气的反应
(一)甲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表:实验 过氧化氢的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20 1 40 2 15% 20 1 20 3 20% X 1 12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二)收集纯净的氧气
(三)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条与氮气的反应
(一)收集纯净的氮气
(二)燃烧镁条,观察现象
将镁条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经查阅资料得知:此固体是氮化镁(Mg3N2)。
【探究结论1】
(4)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黄色固体的猜想中,猜想
【探究结论2】
(5)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组卷:24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