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19 12:0:2
一、选择题(共20分,1至4题每小题3分,5至6题每小题3分)
-
1.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1难度:0.5 -
3.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70引用:1难度:0.5 -
4.放在光滑斜面上加速下滑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8 -
5.关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1难度:0.9
三、综合题(共52分)
-
15.17世纪,伽利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打开了通向近代物理学的大门。他在做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实验时,观察到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后,经过相等时间通过的距离具有1:3:5:7:…的关系。他认为这一现象很好地说明了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把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结论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广到实验范围之外的竖直情况,从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图1),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2)某同学在“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小车的s-t图像如图2中实线所示,虚线为1.0s末图像的切线,则由图像可知小车 。
A.1.0-1.5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6m/s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s末瞬时速度大小为0.2m/s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不计空气阻力,能正确表示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线是 。
(4)如图4所示是一个网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
A.网球正在上升
B.网球正在下降
C.网球的加速度向上
D.网球的加速度向下
(5)位移传感器利用两种脉冲的传播速度不同来测量距离。图5(a)代表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时刻,图5(b)表示接收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时刻,其中脉冲 对应表示超声波脉冲,脉冲 传播用时可以忽略。已知脉冲1和2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结合图中时刻t1和t2,计算机利用公式s=运算即可得到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
(6)一位宇航员在一颗未知天体上做自由落体实验。他从离天体表面32m高处自由释放一个重球,测得它下落的最后1s内通过的距离为14m,则该无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重球下落所用的时间为 s。组卷:43引用:1难度:0.7 -
16.(1)用DIS实验研究小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时,将位移传感器的 部分固定在小车上 部分固定在轨道右端,并将它与 相连。实验中得到如图1所示的图线,则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2)瞬时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实验中通常只能通过的实验方法来近似测量,这是因为在实验中无法实现Δt或Δs趋近零。为此设计如下实验来研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2所示,在A处放置一光电门,让载有挡光片(宽度为Δs)的小车从P点静止下滑,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Δt。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上述实验,用公式v=ΔsΔt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点开始在各自Δs区域内的v=ΔsΔt,并作出vA图如图3所示,并由此可以精确求得瞬时速度。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任务:v-Δt
(a)依据图,简述v-Δt与Δt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v
(b)依据实验图线,结合实验原理,推导出图线所满足的函数式;v-Δt
(c)根据图线所满足的函数式,求出挡光片经过A点时精确的瞬时速度,说明此方法体现了物理方法的什么思想;v-Δt
(d)指出实验操作须注意和主要事项。组卷:2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