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十)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的商业模式主要有3大主题:硬件设备;提供数据交互、云端交互等功能的软件;提供服务基础或依据的大数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繁多,按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医疗与保健、健身与健康、工业与军事及信息娱乐;而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归为生活健康类、信息咨询类及体感控制类。
自2012年以来,各大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已面世的产品形态多样,其中主流产品形态有:智能手环、智能腕带、智能手表等Hand类产品;智能眼睛、智能头戴、智能头盔等Head类产品;智能服装、智能鞋、智能配饰等其他类产品。到2013年,移动智能传感可穿戴设备市场已有400多种的独特产品,比2012年增长了2倍。
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包括上游关键器件、中游交互解决方案、下游产品服务,关键器件包括芯片、传感器、屏幕和电池等。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以硬件销售为盈利方式,未来则更有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因此,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组合式的综合模式。主要包括3种模式:硬件销售盈利、软件销售盈利及数据服务。而数据服务是各大企业争相发掘的关键,因为数据是无可替代的,是其产品和服务在更新换代中不被淘汰的保障。
根据IMSResearch《2012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量化市场评估》报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在2016年有望达到1.71亿的出货量。另据ABI最近的预计,2018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到4.85亿。这与我国智能可穿戴装备市场一系列的宏观利好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政治环境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列为“支持重点”;卫生部等部门的政策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发展;国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有利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营销。经济环境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购买力的提升,使得消费者更有意愿和能力消费个人电子产品。社会环境方面,互联网、物联网概念的普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多终端生态体系得到提升;大数据信息环境使智能可穿戴设备更具有用武之地;各类慢性疾病人群数量的逐年增长,以及医疗健康支出的日益增长是促使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服务于老年人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成为市场热销产品。技术环境方面,基础器件技术如屏幕技术、电池技术的改善给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交互方式带来突破性发展,从而增强用户体验、拓宽市场;智能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平台的搭建会促使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就产品而言,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还没有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例如:尽管不少智能手表已经融合了通信功能,但是在软硬件配置上还相差甚远。硬件上缺乏针对产品的上游关键器件,软件上没有良好的定制化系统。另外,在应用程序方面,对智能手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创新不足,导致缺少区别于手机的杀手级应用。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许多大型企业也瞄准了穿戴设备背后隐藏的“真金”,这些大数据是支持可穿戴设备生产商产品更新换代不被市场淘汰的关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大数据服务逐步成熟,尤其是健康大数据服务。由穿戴设备市场产品可知,健康监测类的设备占据了主流地位。这一现象直接将带来海量的健康数据,而随着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数据的产品会在运动、健康、医学等市场有广泛的应用。
二是人机交互是未来的重点突破方向。现有的产品还是通过设备或手机进行触摸交互,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实现人机无缝连接,在体感交互、语音交互、眼球追踪交互、触觉交互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三是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智能手表、手环。在Shoes类及其他衣物类的智能可穿戴装备领域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有报道称,耐克在自己的服装里嵌入纳米技术的传感器,而且利用3D打印技术,人们很快也能打印出自己专属的智能T恤。
四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将更加个性化、更加便捷。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真正将人作为大数据的入口,人体在智能化设备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根据市场上日渐增多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消费者对可穿戴装备的逐渐认可,可以预测未来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将迅速扩张。此外,智能手机对单一设备具有严重的依赖,而可穿戴设备则可以根据消费者不同需求研发不同的设备。其市场趋势还呈现出企业与产品的多样性,传统的“大牌”难以垄断的特定。
在区域发展方面,北美依然是潮流的引领者,该领域目前的第2大市场是欧洲,在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有望成为第2大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总而言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正面临着发展的良好契机,其市场预期非常乐观。但是智能穿戴设备还需要改变和创新,打造区别与其他智能终端的核心功能。
(摘编自江洪 张晓丹《国内外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状况浅析》2020-4-12,有删减)材料二
新华社重庆3月15日电 我国科研人员在柔性可穿戴器件供电系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使得未来可穿戴设备的电池设计有望标准化,供电系统更加智能。相关研究成果已于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论文第一作者、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高鸣源副教授介绍,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是当前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重要因素,而柔性、绿色和可持续的能量供应仍存在技术瓶颈,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来自西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跨学科合作,对热电、运动及无线电波等能量源在可穿戴器件上的应用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柔性可穿戴器件供电系统的评价指标,用于对柔性可穿戴系统的电源性能、能量转换机制、弯曲或拉伸条件下的功率折减等进行评估。
审稿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代表了未来柔性可穿戴器件供电系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有助于未来根据智能家居、人体健康监测、土木基础设施检测等不同应用场合需要对可穿戴设备的电源进行选型,从而推进可穿戴设备的设计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供电智能化水平。
(摘编自新华网柯高阳《未来可穿戴设备的供电系统有望更智能》2021-3-15)(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来的可以穿戴的设备。广泛运用于医疗与保健、健身与健康、工业与军事及信息娱乐领域。
B.只要智能可穿戴设备以硬件销售为盈利方式,未来就只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
C.在应用程序方面,因为缺少区别于手机的杀手级应用,所以对智能手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创新不足。
D.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是当前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关键因素,而且柔性、绿色和可持续的能量供应仍存在技术瓶颈,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2013年和2012年移动智能传感可穿戴设备产品种类数对比,说明国内外可穿戴设备产品市场在逐渐扩大。
B.材料一据相关机构预计,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在2016年有望达到1.71亿的出货量,2018年将达到4.85亿,这反映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宏观利好。
C.材料一举用我国不少智能手表在软硬件配置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的事例,证明我国智能可穿戴产品还存在问题。
D.材料二引用高鸣源的介绍,是为了表明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存在技术瓶颈。
(3)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B.智能眼睛、智能头盔
C.智能服装、智能鞋
D.智能机器人、智能飞机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我国智能穿戴行业的出路在哪里?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设想或建议。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瓦共舞
林延军
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
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
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
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
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了洋楼。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遗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
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
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
(选自2019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补瓦动作的娴熟。
B.文章写到父亲上屋顶补瓦时多次对母亲大发雷霆,说明父亲脾气暴躁,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
C.文章写到父亲频繁补瓦,既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贫困艰辛,又表现了父亲对家庭的付出。
D.文章以补瓦切入,从过去的贫穷写到现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当今生活的感触。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补瓦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补瓦后屋顶的形态。
B.引用李商隐的“一春梦雨常飘瓦”诗句,增添了文化气息,有利于下文表达作者对家乡瓦的感情。
C.以前我家用瓦来遮风挡雨,现在农夫用瓦建猪舍,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
D.文中多次描写自然环境,例如“天气转凉”“凛例的冬天”“风吹得更猛了”等,烘托了父亲形象。
(3)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
(4)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组卷:48引用:20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至今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趣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目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①______,等着取代它的位置。
这些都是具有社会规模的妄想狂的幻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实话说,细菌致病是这样罕见,虽然地球上②______,致病菌的种类相对来说是这样少,这件事有着捉摸不定的一面。疾病的发生,通常是③______,是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境线,是生物界里边界协定的误解。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使用拟人修辞。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组卷:14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新华社发布了一则短视频《你的样子》,解说词直击心灵:你是谁,从冬天来到春天;从黑夜走到黎明,你有清澈的眼神;你有决绝的背影,逆风飞翔;你有坚毅的脚步…你是谁,我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记住了你的样子。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身为00后的你,即将高三毕业,奔赴另一段梦寐以求的精彩旅程。回首过去,基本上是迎着非典开始,踏着改革的鼓点前进,又伴着疫情的肆虐远行。青春的你,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期待着从这里走出去。一路走来,你是否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6月6日下午,学校举办“扬帆筑梦、砥砺前行”的高考送别活动,为你们加油打气,预祝成功。作为即将毕业的学子,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写一封信留赠母校老师或学弟学妹,让他们感知你的风采!记住你的样子!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7引用:4难度:0.7